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近日,随着集大原高铁应县西站正式开通运营,中铁六局建安公司研发的SMW工法桩型钢定位装置进入公众视野。这项“小创新”以精准化技术设计,破解了高铁站基坑围护施工难题,为车站顺利落成与安全运营奠定技术基础。
应县西站作为集大原高铁山西段重要车站,其站房及配套工程对基坑围护精度要求极高。SMW工法桩作为基坑支护核心结构,传统施工需3—5名工人肉眼观察、手动调整型钢,不仅效率低,还易因人为误差导致二次返工,难以满足高铁建设“精准高效”标准。
针对这一痛点,建安公司技术团队研发的新型定位装置,以框架式主体为核心实现多维精准调控:通过螺纹杆联动可调节夹板,配合转动块适配不同规格型钢;底部滚轮与行走导轨组合,搭配垂直可调定位主体,在二维空间内实现型钢精准定位,大幅降低吊装偏差调整成本。
据项目技术负责人樊俊峰介绍,该装置为应县西站按期竣工提供关键支撑。如今,应县西站日均通行百趟列车,成为晋蒙联通重要节点,而这项聚焦施工痛点的技术创新,也为高铁建设领域提质增效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本。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