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俞慧友 实习生 江静 通讯员 丁德凤
10月19日,湘潭大学中非研究院成立大会暨区域国别学科发展论坛在湖南省湘潭市举行。会上,湘潭大学中非研究院(以下简称“中非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据悉,这也是湖南省首家挂牌的“区域国别研究中心”。同日,湖南省区域国别研究中心揭牌。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表示,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长远所需,区域国别研究是打通“通晓国际规则”与“深耕区域实践”的关键纽带。他期待中非研究院能以此次成立为起点,在服务中非合作、推动区域国别学科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中国非洲研究院)纪委书记、副所长田丰提出,未来中国的非洲研究,在研究格局上应追求全景与纵深,构建覆盖全大陆的研究图谱。在人才培养上,要锻造专精栋梁,培养懂非洲、懂专业的青年队伍。在学术协作上,要打破壁垒,开展有组织科研,推动研究范式向体系化转型升级。在社会贡献上,要将学术研究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提供高质量智力支撑。
湖南省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肖百灵称,中非研究院的成立,是湖南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深化中非智力协同的重要举措。她期待研究院通过进一步建强智库平台、拓展研究领域,持续加强人才培养、深化人文交流,推动中非研究更有高度宽度厚度深度,为深化湘非在经济、文化、绿色发展等领域的合作提供理论支撑、贡献发展力量。
湘潭大学校长、中非研究院院长廖永安介绍,近年来,该校着力打造非洲法研究的学术重镇,已从非洲法研究的“跟跑者”成为了“领跑者”,开创了全国高校对非合作及地方高校为政府提供智库支持的先河,探索形成了“非洲+”复合型教育模式,并积极拓展着多样化国际合作渠道。他表示,下一步,学校将以中非研究院的建设为基,全力推动“非洲研究学术高地”“对非合作智库高地”“涉非高端法商人才培养高地”“中非人文交流高地”建设,助力区域国别学科取得更蓬勃的发展。
另悉,在同日举行的“非洲讲坛”中,南京大学顾问、教授孙树忠等两位专家作专题报告,分享了中非外交与经贸合作的前沿观察与宝贵经验。区域国别学科发展论坛则分“区域国别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与“非洲区域国别研究热点问题”两场平行论坛展开。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随着中非合作不断深化,涉非法治人才、区域研究、风险防控等议题愈发重要,亟需加强跨学科、重实践的综合性研究与合作。
(江静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