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完全回收的亚微米打印晶体管问世

2025-10-21 02:02:00 来源: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刘霞

美国杜克大学科学家在亚微米尺度上,通过打印技术制造出功能完备的晶体管。这些碳基晶体管不仅性能媲美行业标准,更具备完全可回收的特性。该突破有望对市值超过1500亿美元的电子显示器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为环境保护带来积极贡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新一期《自然·电子学》杂志。

几年前,该团队曾开发出全球首款可完全回收的打印电子产品。然而,受限于当时的气溶胶喷射打印技术,图案尺寸无法小于10微米,大大限制了其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潜力。

新研究中,团队跨越了这一尺寸障碍。他们开发出一套“高精度毛细管打印”系统,可以利用表面张力,从微米级移液管中精准抽取微量打印油墨。

研究团队展示了这种新型油墨与打印系统结合,打印出数十微米长的图案,并形成整齐一致的亚微米级间隙,随后无需化学改性或物理处理,即可制造出碳基薄膜晶体管(TFT)。

这种制造方法可利用碳纳米管、石墨烯和纳米纤维素等不同油墨,在硅、玻璃甚至纸张等不同类型基材上制造各种薄膜晶体管器件架构。尽管该技术尚无法取代硅基高性能计算机芯片,但它有望在芯片中集成更多传感器以提高精度。由于这类晶体管是所有平板显示器背板控制的核心元件,在电子显示器领域,这项技术可能带来颠覆性变革。

全球每块电子显示器都包含一个庞大的微型薄膜晶体管阵列,用以控制每个像素。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需要至少两个晶体管控制每个像素,新型亚微米打印TFT的性能已接近驱动OLED显示器的要求。

除完全可回收之外,这种打印工艺比传统TFT制造方法更节能,温室气体排放也更少。

责任编辑:左常睿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