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通讯员 马占洲
近日,记者从中铁六局获悉,该局西渝高铁石家梁隧道施工团队传来技术突破喜讯。由其创新研发的隧道衬砌纵向灌注工艺,成功解决隧道施工四大核心难题,并经山西省住建厅评审公示,入选2025年度省级施工工法,为国内同类隧道施工提供可复制的“科技范本”。
传统隧道衬砌采用“自下而上垂直冲顶灌注”方式,易导致拱部混凝土充填不密实、二衬厚度不足、背后脱空等缺陷,不仅后期处理成本高,还可能影响高铁运营安全。针对这一行业痛点,项目负责人樊陈科带领攻关小组,历经反复论证,研发出融合智能装备与数字化监控的新型工法。
该工艺的核心在于纵向灌注台车与可视化信息监控系统的协同应用。纵向灌注台车整体尺寸达16.8米×13.4米×9.945米,配备直径125毫米、长度16.3米的可伸缩纵向管道,可深入二衬台车内部11.4米;施工时按“自下而上循环”布设管路,顶部纵向枪管直达二衬台车内部关键区域。混凝土浇筑分两步推进:先通过二衬台车完成四级工作窗及以下部分浇筑,再启动纵向灌注台车,对四级窗口至拱顶区段进行浇筑。
相较于传统工艺,该工法以“水平漫淹式灌注”取代“垂直冲顶”,配合可视化设备实时追踪混凝土填充状态,实现二衬灌注全过程的动态监控与见证。实际应用中,不仅有效杜绝实体质量缺陷,还减少了劳动力投入、降低了作业强度,更实现“一机多用”——台车可同步用于防水层及二衬钢筋施工,显著提升工程质效。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