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胰岛素口服递送取得新突破 有望破解世界级难题

2025-10-21 12:26:00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薛岩

21日,记者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悉,该校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陈军歌团队联合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梁兴杰团队、浙江大学王金强团队等,成功开发出一种具备“智能导航”功能的口服胰岛素制剂(MiNVs),为糖尿病患者摆脱每日注射治疗带来了新希望。该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发表于《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杂志。

目前,全球有超过8亿糖尿病患者需依赖胰岛素治疗。主流治疗方式为皮下注射,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疼痛与心理负担,还可能引发局部感染和低血糖等副作用。陈军歌指出:“胰岛素口服给药是一个世界级难题,必须突破胃肠道中的三个难关——胃酸与蛋白酶对胰岛素的降解、肠道上皮细胞对大分子药物的阻隔,以及胰岛素入血后被肝脏快速代谢的问题。”

研究团队从牛奶中获得灵感,通过膜融合技术将牛奶外泌体与智能响应型脂质体结合,构建出新型智能化牛奶外泌体。该系统既保留了牛奶外泌体的天然稳定性,又具备智能响应能力,可如同“多功能快递员”般突破口服药物的多重阻碍。

实验结果显示,MiNVs可将胰岛素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提升至20.4%,是传统口服制剂的20倍以上,已达到临床应用标准。在猪糖尿病模型中,口服MiNVs后2至4小时,猪的血糖即可降至正常水平,控糖效果持续超过8小时,且体重保持平稳。安全性实验显示,健康猪连续14天接受高剂量MiNVs后,心、肝、脾、肺、肾、胃等重要器官均未出现异常,血液和免疫指标也均保持在正常水平,表明该制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陈军歌表示,这一智能化牛奶外泌体递送系统,借助“三级导航”机制实现了胰岛素的精准递送,为口服大分子药物的研发设立了新标杆。该技术具备显著的临床转化潜力,不仅有望让糖尿病患者告别每天打针的痛苦,提高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也为其他生物大分子药物的口服递送提供了新思路。目前,研究团队正致力于该技术的进一步优化及临床转化研究。

责任编辑:孙莹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