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肇高铁重难点隧道贯通 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建设提速

2025-10-21 13:12:26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彭兰芳 科技日报记者 王怡

10月21日,由厦深铁路广东有限公司建设管理、中铁五局承建的珠肇高铁上陈隧道顺利贯通。这座全线唯一的微瓦斯隧道成功突破多重地质险境,标志着珠肇高铁建设取得关键性进展,为这条大湾区重要交通干线按期通车奠定坚实基础,粤港澳大湾区高铁网互联互通再提速。

据了解,地处佛山与肇庆交界处的上陈隧道,全长1434米,堪称“地质博物馆”般的施工难题集合体。作为单洞双线隧道,其最大埋深132.6米,需穿越砂岩夹页岩、炭质页岩及煤层等复杂地层,微瓦斯、煤层采空区、强富水、缓倾软岩等风险交织叠加。尤为棘手的是,隧道进口段470米掘进路径中,有60米处于丘间谷地浅埋区域,埋深仅5至15米,地表紧邻汇水水塘,雨季施工极易引发洞顶岩层失稳,施工难度大、风险极高。

“越是艰险越向前,必须以技术创新破解地质困局。”中铁五局珠肇高铁项目部负责人介绍,为攻克施工难题,项目部坚守“工装保工艺、工艺保质量”理念,构建起全流程智慧管控体系。通过电力双回路、双机通风系统、防爆型电气设备及超前探孔检测等措施,搭建智能化信息调度中心,集成瓦斯自动监测预警、人员实时定位等功能模块,实现风险隐患的精准预警与动态管控;创新应用应力监测系统,实时掌握围岩变形趋势,结合地质雷达超前探测与三维扫描技术,精准预判支护结构受力状态。通过BIM+GIS数字孪生平台实现施工全过程可视化模拟,对浅埋段采取表加固和“短进尺、强支护、勤监测”施工策略,最终将地表沉降严格控制在10毫米以内,实现“零风险”穿越所有高风险段落。这一系列创新实践,为我国南方炭质泥岩地区微瓦斯隧道施工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范式与管理经验。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重点工程,珠肇高铁设计时速350公里,线路全长184.5公里,串联珠海、江门、佛山、肇庆四市,向北无缝衔接贵广、南广铁路,是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集疏运体系的核心骨干。项目建成后,将实现轨道交通与航空运输的无缝换乘,推动珠三角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成为现实,为广东省“12312”出行交通圈建设提供关键支撑。

“上陈隧道的贯通,就像打通了珠肇高铁高肇段的‘咽喉’。”厦深铁路广东有限公司肇庆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节点的突破为后续铺架工程全面展开创造了前置条件,确保全线建设按计划推进。随着这条“钢铁大动脉”加速延伸,珠江东西两岸与西南地区的联系将更为紧密,不仅将进一步优化大湾区交通网络格局,更能为区域产业协同、要素流动和民生改善注入强劲动能,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孙莹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