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科城”杨凌搭建上合组织农业交流合作平台

2025-10-26 20:14:03 来源: 新华网 点击数:

新华社记者 姚友明 付瑞霞 张晨光

正在中国“农科城”杨凌举行的第32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上,塔吉克斯坦杏和公司负责人普洛特·阿舒罗夫的摊位前人头攒动。他带来的杏干、桑葚果糕、果茶等产品,颇受展会观众青睐。

“这是我第三次来参加杨凌农高会了,”阿舒罗夫说,“今年,我和我在中国的合作伙伴一起,在西安开了一家我们公司的分公司,我们决定进一步经营好中国这个大市场。”

让中国和阿舒罗夫家乡紧密相连的丝绸之路,自古就是一条中外农业交流合作的共同繁荣之路,农业交流和农产品贸易千年不绝。

杨凌所在的中国西北地区,主要为干旱半干旱地区,与塔吉克斯坦所处中亚大部分区域的气候、地理条件相似。近年来,特别是2019年中方倡议在杨凌设立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以来,中国和上合组织国家农业交流合作持续推进,中国技术、中国方案开始走向其他上合组织国家,为当地减贫事业和农业发展贡献力量。

2017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员张正茂前往哈萨克斯坦,参加中哈粮油作物生产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的实施工作。经过调研他发现,哈萨克斯坦土壤肥沃、光热资源充足,适宜种植小麦,但当地小麦的抗病性和抗倒伏性不足。幸运的是,中方团队之前在这方面积累了不少研究经验。

张正茂坦言,“中哈双方优势的互补性让合作水到渠成。”随着新品种、宽幅沟播技术在示范园投入运用,示范园小麦的单位产量相对当地对照品种平均提高20%到30%。

将哈萨克斯坦的一些春小麦品种带回国做试验,张正茂发现其实这些品种也有诸多优良特性。“通过种子资源的杂交,未来有机会选育出适应能力更强的小麦良种。”张正茂说。

在吉尔吉斯斯坦,苹果是一种深受当地居民喜爱的水果。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张东的示范园里,最近,他正在检查明年即将出口到吉尔吉斯斯坦的苹果苗木。通过张东自己摸索出的一系列管理技术,让这些苹果在栽植后的第二年就能挂果,第四年就进入丰产期,亩产量超过7000斤。

“以前吉尔吉斯斯坦更愿意从欧洲进口苹果苗木,一棵苗木大概折合人民币百元以上,现在我们的特级苗每棵的销售价格只有50多元钱,一般的每棵只售30多块钱,”张东说,“我们一共要为当地15万亩的苹果园育苗,让中国苹果‘红’遍比什凯克。”

2024年至今,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已举办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减贫合作等主题国际农业技术培训16期,吸引400多名上合组织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官员和技术人员来杨凌学习,9000多人次参加农业技术远程讲座。

“上合组织国家共同致力于促进农业商品贸易,拓宽交流渠道,加强农业人才培养,这让上合组织在保障粮食安全、增进各国人民福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上合组织副秘书长奥列格·科佩洛夫表示。

“未来,我们将充分释放杨凌作为上合组织农业示范基地的潜力,继续努力为各国农产品和农业技术的顺畅交流创造有利条件。”科佩洛夫补充道。

责任编辑:陈可轩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