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厅长 张文韬
“十四五”期间,内蒙古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内蒙古建设“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的战略定位,着力破解制约全区高质量发展的科技短板,围绕国家所需、内蒙古所能,以“科技兴蒙”行动为统领,以“科技突围”工程为牵引,探索出一条具有内蒙古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最新数据显示,内蒙古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指标位居全国第20位,较2020年提升10位;全区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创历史新高,达到249.7亿元,居全国第21位,接近全国中游水平。通过推动成果转化、建设创新平台、优化创新生态、集聚创新要素四个维度的一系列举措,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已经成为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一是聚焦优势抓攻关,重大产业化成果不断涌现。内蒙古以“科技突围”工程为重点,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和成果转化计划,构建“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突破、未来产业筑基”的协同推进格局,取得一批国内领先、行业领跑的代表性成果:在现代能源领域,研制成功全球最大容量构网型储能样机、全国首台“零碳排放”重型矿用卡车、首套煤矿5G智能控制终端等标志性成果;在稀土领域,全球规模最大、最完整的稀土冶炼分离项目在包头市投入运行;在煤化工领域,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煤制烯烃项目在鄂尔多斯投产,乌海市建成全球最大BDO一体化生产基地;在农畜产品加工领域,乳铁蛋白定向提取保护技术斩获全球乳业最高奖,在世界上率先实现绵羊基因库数字化,杜蒙羊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华西牛在乌拉盖草原培育成功。
二是突出特色强能力,重大创新平台积厚成势。内蒙古将优势领域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作为科技工作的重要突破口,不断壮大“国家队”,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鄂尔多斯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获得国务院批复。服务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建成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培育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平台,引领从“一棵草”“一头牛”到“一杯奶”的全产业链发展。立足“两个稀土基地”建设,加快构建覆盖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中试验证、标准制定的稀土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围绕自治区重点产业领域,持续做强“地方队”,全面支撑自治区特色产业创新发展。建立自治区创新平台“白名单”制度,开展全区创新平台优化重组,形成了首批12类创新平台“白名单”,加快构建“一重点产业一高端平台”格局,不断提升科技硬实力。全力打造“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加速聚集科技创新资源,搭建科技成果供需桥梁,构建起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程为“主体”的全链条成果转化体系,建成“一总多分飞地协同”服务网络模式,吸引近1.5万用户入驻,服务308项实验室成果走向生产线。
三是紧盯问题推改革,创新生态持续改善。内蒙古把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作为激发区域创新活力的核心“驱动力”。在全国较早组建由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主任的党委科技委员会,高位推动科技创新工作。组建自治区科技咨询委员会,提供战略咨询并参与科研创新。实施研发投入攻坚行动,自治区本级财政预算安排科技支出连续3年保持20%刚性增长,2024年全区财政科技支出达到86亿元。强化科技创新政策供给,构建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1+7+N”政策体系。启动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改革试点,重构科技奖励体系,全面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科研经费奖励、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等科技惠企政策,用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标杆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帮助更多企业实现“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较2020年增长87.3%和361.9%,持续实施企业科技特派员专项行动,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四是坚持开放引资源,创新活力显著增强。内蒙古坚持“开放合作搞创新”,以要素集聚助推创新势能持续迸发,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抢抓国家区域协调发展和区域重大战略机遇,搭建跨区域科技创新联盟。拓宽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的合作,通过“4+8+N”长效合作机制,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等30余所高校院所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共建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内蒙古研究院等高水平研发平台277家,开展科技合作项目1600余项,着力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科研共同体。京蒙协作“科技创新倍增计划”成效显著,围绕农牧业、新材料、新能源、煤化工等重点领域,推动落地“京数蒙算”智算产业园、北京数道大规模智算中心等30个标志性合作项目。国际创新合作不断深化,建成内蒙古中蒙技术转移中心、中国—蒙古国选矿工艺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展望“十五五”,内蒙古将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绿色农畜产品加工等“十大产业集群”创新需求,强化科技供给,推动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建设国家重要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努力将内蒙古打造成国家能源资源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示范区、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研发试验基地、国家防沙治沙科技创新示范区,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内蒙古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