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赵汉斌
时代变迁,国内的美妆和个人养护行业,已告别“野蛮生长”,正走向“精耕细作”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业界竞争的焦点,也早已从渠道营销转向科研与创新。
记者近日在昆明高新区了解到,作为我国功效性护肤品领域的龙头企业,云南贝泰妮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泰妮”),持续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旗下“薇诺娜”品牌市场份额连续多年位居国产第一,2024年国内市场占有率达20.7%。
如今,贝泰妮又将目光投向家用美容新赛道,与全球医美技术巨头科医人(Lumenis Group)携手,以初普Tripollar品牌为核心,打造“仪器+护肤品”的专业体系,在美妆服务于人的健康与美丽赛道上奔驰。

科技筑基,从植物实验室到全球研发生态
走进贝泰妮位于云南昆明高新区的中央工厂,眼前是充满科技感的生产场景。
流水线上,机械臂不知疲倦地精准分装着一瓶瓶精华液,动作流畅而稳定;身着无菌服的工作人员,穿梭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确保每一个生产环节高效有序。
这座斥资5亿元、2023年正式投产的工厂,目前产值约26亿元,其中薇诺娜品牌在总生产线里占比90%以上,满产时年产值更是可达50亿元。这不仅是贝泰妮强大的产能保障,更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在工厂一旁的云南特色植物提取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正围绕青刺果、马齿苋、滇山茶、滇重楼等云南本土植物展开原料研发,从源头挖掘植物的护肤价值,筑牢云南植物提取的供应链特色。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贝泰妮的研发中心融合植物学、皮肤学等前沿科技,已成功开发出多款专利产品。不仅如此,公司还依托云南特色植物提取实验室、省部级创新团队等科研平台,相继在昆明、上海两地,同时在日本、法国构建起覆盖基础研究、原料创新与产品转化的全球化研发生态,为“美妆服务于人的健康与美丽”奠定了坚实的科技基础。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美妆消费产业一直在升级。”云南贝泰妮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钟巍道出了美妆行业的走向。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在行业转型的关键节点,贝泰妮集团与科医人在家用医美设备领域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家用美容行业在中国市场的创新。科医人在全球拥有超500项自研专利、2200余篇临床文献支持,其射频与光疗技术在专业医疗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
据介绍,此次合作,并非简单的品牌运营或技术引进,而是双方步入“共同研发、共创技术、共定标准”的深度共创阶段,旨在将专业级医疗技术转化为安全、高效、便捷的家用场景产品,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美容体验。

场景赋能,“械+妆”协同开辟行业新赛道
“美容仪的核心价值在于安全与有效,这需要医疗级的技术与皮肤科学的深度结合。”钟巍认为,贝泰妮在家用的创新,正是把在敏感肌护理、皮肤屏障修复等领域的基础研究成果,以及对中国消费者肤质特性、护理习惯的洞察,融入产品的技术优化与场景开发中。
记者在现场看到,为适配快节奏生活,初普所开发的“6分钟护理模式”,贴合上班族高效护肤的场景需求;针对敏感肌人群“想抗老、又怕刺激”的需求,专攻敏感肌专属美容仪,搭配贝泰妮自主研发的修护功效耗材;面对面部皱纹与颈纹的双痛点,企业创新设计“一机多用”,通过技术算法自动匹配不同部位的能量参数,无需更换设备即可实现局部精准护理,解决消费者多台设备闲置的困扰。
此外,针对国内消费者高频关注的“敏肌抗老”需求,贝泰妮与医疗科研机构协力开展临床研究,一方面要保证器械射频抗衰功效不打折扣,另一方面通过不断优化能量参数、设计更合理的波形,努力降低对脆弱皮肤的潜在刺激,力求让敏感肌人群也能安全享受抗衰美容服务,推动“千人千面”的个性化美容解决方案成为现实。

在产品逻辑上,贝泰妮也打破行业常见的“硬件参数竞赛”模式,强化“科技+场景+服务”的一体化价值构建,形成“械+妆”协同的居家美容生态。在皮肤检测与数字化服务方面,为消费者提供更具个性化的使用建议与效果追踪。
从行业发展视角来看,这种“国际技术+中国方案”的共创模式,让全球领先技术更精准地服务于国内消费者,还能通过“数据共享+技术联合研发”,实现“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双向赋能。
“企业的价值不在于追逐风口,而在于创造趋势。我们希望通过持续投入与开放合作,让科技真正服务于人的健康与美丽。”钟巍说。
(受访单位供图)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