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贯通  重庆大学发布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行动计划

2025-10-30 23:08:58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雍黎

10月30日,重庆大学召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大会,发布了《重庆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1+N”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制定了“两步走”战略:到2029年,重庆大学建校百年之际,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到2035年,教育强国建成之际,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全面形成。

《行动计划》通过实施七大行动以及十项核心任务,培养六大领域、具有五大核心能力的四类人才,提高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

值得关注的是,重庆大学统筹本科与研究生教育一体化建设,着力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本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大会一大亮点就是贯通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过去我们说本研贯通,可能更多的是针对大四且有读研意愿的学生。现在,我们会把研究生课程和导师辅导资源下沉,构建选拔-培养-评价的新机制,从大一、大二就开始选拔有意愿的学生。”重庆大学本科生院院长刘猛介绍,今年学校已经发布了本研贯通的相关文件,准备通过“一院一策”的方式执行本研贯通方案,按照学院制定本研贯通方案,成熟一个实施一个的方式开展本研贯通的相关工作。

在本研贯通的实施方案中,对学生评价、课程建设和任课教师都有明确的要求。对于学生评价而言,采用多元多维的综合方式,将学生从卷绩点中解放出来,可以使学生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于能力提高等方面。对于课程教学而言,将会更多地采用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项目制课程进行教学。

针对当前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大、类型多的特点,重庆大学打造了学术型、专业型协同发展的培养生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优化学科布局。重庆大学研究生院院长谭晓衡介绍,重庆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将实施“潮汐招生”模式,建立“分阶段+分批次+分类型”立体化动态考核机制。每年分四批次招收博士生;构建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选拔体系,并引进企业、行业专家参与考核,建立差异化评价标准,保障人才选拔与培养目标的精准匹配。

在学科专业布局方面,重庆大学近年来持续进行优化调整。按照“优工科、厚理科、兴文科、强信科、振医科、促交叉”的思路,在大能源、大制造、大建筑、大人文、大信息、大健康、大空天、大智能等八大领域,建设优势学科专业群。数据显示,自2020年以来,学校新增博士学位授予点11个,实现了医学、交叉学科门类博士学位授予点的突破,同时调整撤销了14个需求不足、低水平建设的学位授予点。本科招生专业数量已从100余个优化至86个,未来计划进一步控制在75个左右。为推动科研与实践深度融合,学校通过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等举措,强化产教融合。

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方面,学校将推进“四个未来”建设(未来教师、未来课堂、未来学习中心、未来学校),构建全过程、全覆盖、全场景的泛在化育人新生态。

重庆大学副校长卢义玉表示,他们正以激发学生内驱力,调动老师教育教学动力,提升管理效率为底层逻辑的改革思路,全面重塑本研贯通人才培养体系,革新人才培养模式,力求培养具有优良的思想品格,深厚的人文素养,扎实的基础和专业知识,强烈的创新意识,宽广的国际视野,以及浓郁的家国情怀的高水平时代新人。

责任编辑:陈可轩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