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王祝华
“唯有加速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我们才能点亮人类共同的深海家园,找到化解危机的根本之道。也唯有让知识之光普照万米海沟,人类才真正拥有守护深海的利刃与灯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代表处主任夏泽翰说。
29日至30日,第三届海南自贸港国际科技创新合作论坛暨深海技术创新大会在三亚举办,来自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250多家机构的400余名嘉宾齐聚一堂,以“聚创深海,共绘新篇”为主题,共商深海科技创新与国际合作大计。
会上,夏泽翰高度认可海南自贸港建设成果以及深海科学技术与产业的腾飞,称其为“开放政策鲜活实验室”,愿以海南为范例推广中国海洋发展经验,深化全球合作。
海南省副省长谢京在致辞中介绍,海南海洋科技近年取得一系列突破进展和标志性成果:区域海洋创新指数跻身全国第一梯队;“探索三号”科考船搭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完成北极密集海冰区连续载人深潜,使我国成为该领域唯一实现此成就的国家;建成我国首座公共科考母港南山港,实现“出港即深海、离岸即科研”的全球最快响应速度,保障超过2000个深海科考航次;“深海一号”二期投产,成为我国产量最大海上气田;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正式启动;全球首个商用海底数据舱投入运行;近万米深渊发现全球最深化能合成生命群落,改写深海认知边界;蓝碳研究和交易试点走在全国前列;深海探测大科学装置即将开工。目前,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已聚集20余家顶尖涉海科研机构和1500余家涉海科技企业,成为我国深海科技创新的重镇和高地。
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孙键表示,我国已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国际科技合作关系。我国对世界科技创新的贡献率大幅度提高,作为全球创新的重要一极影响力持续提升。其中,海南充分利用海洋资源禀赋、比较优势,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构建全球深海科技交流与合作枢纽,走出了特色创新合作之路。
“我们将从顶层布局、产业融合、国际合作3方面助力海南发展,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主任张永涛介绍,该中心“十四五”期间已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重点专项,投入中央财政经费超过40亿元,大力推动海洋领域原创性和颠覆性科技创新和发展。
据悉,本次大会升级打造“1+8+4”活动矩阵,通过主论坛、8个细分领域分论坛,以及中国海洋工程设计大赛、深海先进技术及装备成果展、世界大学生水下机器人大赛、科技企业综合金融服务沙龙4项平行活动,构建“科技+产业+金融”的创新生态。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