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年轻航天员武飞:从地面“造星”到天上“摘星”

2025-10-30 22:51:00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付毅飞

对于武飞成为航天员这件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装与环境工程部(以下简称“总环部”)同事的评价是:实至名归。“武飞具备成为一名航天员的素质——扎实的专业功底、沉稳的性格、良好的身体素质、出色的团队协作能力。”同事们说。近日,记者来到五院,了解武飞的成长故事。

快速成长,为“造星”淬炼

2017年,武飞毕业后进入五院总环部从事真空热试验工作。那几年热试验任务繁重,他工作十分忙碌,过得很充实。

为帮助新人快速成长,五院会为新员工配备督导师,武飞的督导师是刘春。“只要把工作交给他,不管是不是分内的事,也不管多急难险重,他也一定会把事儿做好。”刘春十分欣赏这个靠谱负责的徒弟。

在老师傅、老专家的指导以及督导师的带教下,武飞变得更加沉稳可靠。从参与小型试验方案设计,到承担大型试验和系统设计,他更加善于运用系统思维,做事情也更加周全,成长为勇挑重担的骨干力量。

任务历练,为“飞天”蓄力

2020年,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天津开展试验,武飞担任真空系统与压控系统负责人,和团队一起全程参与系统方案设计、研制与现场跟产工作。

从方案设计到评审,从研制到调试,紧张的时间节点给团队带来了心理压力。并肩奋战的同事董浩回忆:“当时我们在天津一起工作,压力大时互相鼓励,遇到问题一起想办法。”在董浩眼中,武飞追求完美,从方案设计到跟产都严格把关,不放过任何疏漏。

在一次验证核心舱再生生保系统电解制氧任务中,团队发现将核心舱置于真空罐试验时,氢气排放会影响真空度,可能引发放电问题,威胁产品安全。为此,团队需设计一套专门的氢气排放系统。武飞凭借在不同热试验组积累的实践经验,带领团队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攻克难题,成功设计出系统,保障了试验顺利进行。

在热试验组组长武越看来,武飞长期从事真空热试验,熟悉真空环境及空间站设备状态与技术原理,做到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这也是他成为航天员的优势所在。

全面发展,圆“摘星”之梦

工作之外,武飞是个“运动达人”。“他身体素质很好,运动能力很强,基本上我们举办的什么运动项目他都会参与进去。”董浩说。

武飞篮球打得很好,工作之余经常和同事们打篮球。有一次,一批学员来北京进行培训,武飞被抽调参与现场协调和保障工作。课余时间,武飞和他们一起切磋球艺,结下了真挚的情谊。

工作中,武飞也很乐于帮助他人。别人找他帮忙,他能帮的都会去帮一把。由于人缘好,又有比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他刚入职没多久就担任了团支部书记,后来还成为了党小组组长,参与组织的趣味运动会、亲子活动都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

从“造星”到“摘星”,武飞完成了从工程师到航天员的转变。离开五院前,同事们送给他一张有大家签名的海报,背景是他工作了多年的地方,湛蓝的天空上写着祝福语:“一飞冲天,安全归来!”

责任编辑:陈可轩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