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张添福
10月31日,2025年青海省高校科普品牌示范工程(高校星火馆)青海民族大学专场活动启幕。本次专场活动包括科普报告、“学长说”、星火挑战赛、参观星火馆等。

此次活动旨在发挥省属高校人才聚集和科研资源富集优势,进而带动博物馆、标本馆、实验室等科研科普设施的开放,培养青年学生的科学家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打造具有青海特色和影响力的高校科普品牌。
作为本次活动的开篇重头戏,科普主题讲座特邀青海民族大学教授孟雷超以《能量大变身:认识新能源与储能新科技》为题,为青年学生带来了一场兼具专业性与趣味性的知识盛宴。
“当城市失去能源,生活会陷入怎样的状态?”讲座伊始,孟雷超便抛出这个问题。“城市会‘瘫痪’,冰箱会‘罢工’,校车则会趴窝。”他说,能源是社会运转的血液,但化石能源是埋藏在地下的宝藏,用一点就少一点,新能源则是能源的未来。
“新能源里,太阳能会‘下班’,风能也有‘小脾气’,水电也有四季之差。”孟雷超说,“如果把新能源比作调皮的孩子,储能技术则是细心的管家。新材料、混合储能方式、智能算法则是破解新能源问题的科技突破方向。”

在“学长说”环节中,青海民族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以“过来人”身份,围绕备考心态、时间管理、分科学法等实用话题分享经验,疏导青春期成长困惑,详解大学生活与未来规划,为学弟学妹们搭建起真诚沟通的桥梁。
讲座结束后,五大特色场馆同步开放,让青年学子们沉浸式体验“科技+文化+实践”的独特魅力:在青藏高原环境与物理科技展示中心,“青藏地热发电模拟”“高原大气光学实验”等互动装置,让学子们亲手操作中读懂物理原理;在人工智能应用技术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里,VR沉浸式体验与机器人互动演示,将智能语音识别、网络安全等前沿技术具象化;在青藏高原资源化学与生态环境保护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中,铁基离子液体萃取锂的装置与样品、铜尾砂制生物炭的实物展示,让学子们直观领略盐湖提锂等青海特色产业的科学密码;青藏高原藏药资源保护与开发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通过实物陈列、多媒体演示,生动呈现藏药炮制的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新。
当日下午,星火挑战赛将聚焦理化生基础学科,以“趣味实践+科学探究”为核心设计任务,引导学子们在团队协作中拆解科学原理、动手解决问题,将抽象的公式定理转化为直观认知,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据悉,“高校科普品牌示范工程(高校星火馆)”活动将持续至11月,后续将通过高校优质科研科普资源的持续开放,让更多青少年在科学探索中收获成长,为青海省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筑牢根基。
本次活动由青海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青海民族大学科学技术协会、青海省科学技术馆、西宁市教育局、青海省科普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承办。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