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者首次在铁基费托合成催化剂上实现二氧化碳近零排放

2025-10-31 16:29:14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韩荣

10月31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获悉,日前该研究所温晓东研究员团队联合北京大学马丁教授团队在《科学》杂志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研究首次在铁基费托合成催化剂上实现了二氧化碳选择性低于1%、烯烃选择性超过85%的重大突破,为高碳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提供了全新思路。

烯烃是合成纤维、橡胶和塑料等化工产品的关键原料,被誉为“化工基石”。长期以来,工业烯烃主要来源于石油裂解。随着石油资源趋紧与“双碳”目标推进,开发以煤炭、天然气或生物质气化合成气为原料的绿色低碳路径成为国际前沿方向。其中,费托合成因能直接将合成气转化为烯烃和燃料备受关注。然而,传统铁基催化剂同时具有费托合成、水煤气变换以及一氧化碳歧化多重活性,导致大量二氧化碳生成,严重限制了碳利用效率和烯烃选择性。

针对这一难题,研究团队结合表面化学势调控理论、自动化高通量实验,提出了一种痕量卤代烷烃共进料调控策略。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谱、高灵敏度低能离子散射谱等各种先进表征技术,他们发现在反应气中引入百万分之一级的卤代烷烃,即可在分子层面实现对表面氧物种循环的有效调节,从而动态调控催化剂表面的催化性能。这一“分子手术式”策略无需改变催化剂配方,只需在反应体系中引入微量卤素,即可实现二氧化碳近零排放与高烯烃选择性,具有即插即用的普适优势。

该研究不仅实现了低碳与高效的双重突破,还揭示了卤素在反应中的活化—调控机理,为理解铁基费托催化剂的微观反应路径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未来,团队将继续探索卤素调控策略的工业放大与长期稳定性验证,推动其在煤制油、天然气转化及生物质利用等领域的应用,助力我国煤化工产业向高效、低碳、绿色方向转型。

责任编辑:孙莹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