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10月25日至27日,“中国粮油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新成果、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展览会”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本届年会由中国粮油学会与江南大学联合主办,聚焦粮食新资源挖掘与智能制造技术、薯类营养与绿色加工、粮油标准与质量检验等前沿议题,共设10个分会场。其中,“薯类营养与绿色加工”专题会场由中国粮油学会薯类分会承办,是本次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专题研讨会由中国粮油学会薯类分会特聘专家木泰华研究员主持。多位国家甘薯与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分享了他们在产业一线的实践经验与技术突破。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强研究员、副产物综合利用岗位科学家孙红男研究员、食品加工岗位科学家孙健研究员、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综合利用岗位科学家吕黄珍研究员等的报告紧密围绕产业需求展开。
江南大学教授洪雁、浙江农林大学教授庞林江、江西农业大学教授肖建辉、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李梅等专家学者,从基础研究和产品研发的角度,带来了前沿的学术成果与应用思考。
与会专家与学者围绕科技创新、三产融合、低碳智造、先进装备、品质评价及保鲜减损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报告内容兼顾了前沿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实践,为推动我国薯类产业的绿色、高效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和有益参考。
会场汇聚了全国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重点企业及政府部门的60余位专家学者与行业代表,共同为薯类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受访者供图)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