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靠农药靠“生态” 宁夏探索枸杞病虫害防治新模式

2025-10-31 21:52:18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王迎霞

枸杞病虫害防治成本高、农药依赖大、药物残留多、鲜果污染重……长久以来,这些突出问题一直困扰着茨农。10月30日,由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立项支持、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主持的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有机枸杞生境优化与微生态调控植保新模式研究”项目通过专家验收,将为枸杞产业提质增效及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枸杞作为药用植物,有一个特点叫‘顺境出产量,逆境出品质’,如果我们从这几个因素来调控周期,就能让它按照预想的方式来发展,提高功效物质含量,从而提升药用价值。”项目主持人、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李锋告诉记者,围绕枸杞药用品质的提升,团队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即怎么打药好、好药怎么用、怎么不用药。“我们改变了‘见虫杀虫,见病防病’的传统做法,主要采用环境生态因子中对枸杞害虫有抑制作用、对天敌有促进作用,并且对树体保健有优化作用的因素来调控枸杞。”他说。

该项目针对枸杞病虫害防控中存在的植保策略陈化、技术效果不稳、化学农药依赖大、综合防控手段匮乏、枸杞药材品质有待提升等关键问题,从枸杞园生境、害虫、树体间生物因素及非生物因素的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入手,以水、光、气、土等关键生境因子的优化操纵为基础,以完全不用化学农药为原则,以促进枸杞树体生长和抑制害虫发生发展为切入点,开展了枸杞生境优化与微环境调控抑制病虫为害、保护利用天敌(授粉昆虫)、增益中性昆虫及促进树体保健的研究。

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团队建立植保新模式试验示范区1个,面积60亩,示范基地6个,面积2万余亩;制定标准2项,授权专利5项。植保新模式通过抑制害虫的取食、栖息、交配、产卵及空间活动行为,对主要害虫种群总体调控效果达80%以上,使主要病害发病率降低75%,对枸杞树体保健及枸杞多糖含量和甜菜碱的积累有促进作用,也为枸杞实现农药减量替代提供了新技术和新途径,为枸杞回归药材属性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下一步,我们将把种植区周边的非农业生态系统纳入研究范畴,加强对中性昆虫的研究,深化标靶及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转化应用,助力我区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李锋说。

责任编辑:聂慧敏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