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赵向南
“生命材料,让需求回归人类本质。生命材料赛道已正式开启,我们正从生物材料应用时代,迈向能与人体深度融合的生命材料新时代。”10月28日,山西锦波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波生物”)董事长杨霞,在“胶原·生命·无界·网”世界胶原节暨薇旖美品牌家族2026年度限量版新品鉴赏会上说。
锦波生物是高新技术企业,以生命材料的高度,聚焦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的基础研究与产业化。公司坚守“原始创新、产业报国”初心,深耕该生物新材料领域,建立了“基础研究—产业化—临床转化”全链条研发体系。公司国际上首次发现并解析了人Ⅲ型胶原蛋白核心功能区呈164.88°柔性弯曲三螺旋结构,并以此“164.88°根技术”为基础,实现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溶液、凝胶全品类产品的自主创新,成为注射级人源化胶原蛋白的开创者和行业标准制定者。

当天,杨霞在《生命材料,让需求回归人类本质》主旨分享中,系统阐述了锦波生物17年来深耕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领域的原始创新成果。“胶原蛋白是人体组织器官的重要网状结构蛋白,约占人体蛋白质总量的25%至30%,对维持组织形态、细胞连接和信号传递有重要作用,是真正的生命材料。”杨霞介绍,“我们从百万次筛选中,锁定人Ⅲ型胶原蛋白164.88°精准三螺旋结构为人Ⅲ型胶原蛋白功能区,其‘榫卯’式自组装可重建胶原网络,引导细胞对话,实现结构修复与功能重建,而非短暂占位填充。”
“胶原蛋白在医疗领域应用广泛。传统动物源胶原蛋白长期存在免疫原性、病毒污染等风险,应用受限。”针对锦波生物为何选择人源化技术路径这一核心问题,杨霞解答说,“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通过生物工程、合成生物学等技术制备,与动物源胶原蛋白相比,‘人源化’优势在于可选择、可优化。利用胶原蛋白自身组装特征,能设计出比人体自身胶原蛋白更优的胶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安全性更高、生物兼容性更优,适用性更广泛。”
近年来,随着监管政策完善和合成生物学发展,我国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研究进入原创引领的发展时期,产业技术实现跨越式升级。2021年6月,国家药监局批准我国首个采用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制备的医疗器械“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上市。随后几年,锦波生物又陆续开发出注射用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溶液和凝胶,分别于2023年8月和2025年4月获批上市,实现高端植入生物材料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剂型的全覆盖。目前,该产品累计应用量突破300万支,积累了扎实的安全性数据。
在医美领域,胶原蛋白长期被视为“填充材料”,其生物学价值未得到系统化阐释。杨霞在主旨分享中首次明确提出“生命材料”的七大核心标准:人源化、164.88°三螺旋、真胶原、无排异、不栓塞、不致癌、真抗衰。她说:“唯有符合这七大标准的生命材料,才能从根源实现‘真抗衰’。”

杨霞还分享了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前沿探索方向的研究数据,表示该材料在调控肿瘤微环境、促进肌肉与血管损伤修复等方面已展现潜在价值,为未来应对相关疾病提供了新策略方向。今年,锦波生物凝练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医学用途10个方面科研课题,面向全国“张榜”,旨在扩大其医学用途,加速创新成果转化。
在新品介绍环节,与会嘉宾在红毯仪式、时尚秀等环节中,共同见证锦波生物全新产品WeaveCOL编织蜂巢凝胶的发布。杨霞说,这款新品独特之处在于,人类首次利用胶原蛋白自组装、自交联原理,整体设计无任何化学交联剂,摒弃了传统化学交联剂的毒性,利用合成生物学合成具有复杂“蜂巢”胶原蛋白网状凝胶。“其‘蜂巢’状三维网络结构不仅能精准模拟细胞外基质的天然环境、发挥物理支撑作用,更能为细胞提供适宜的附着与生长微环境,最终引导组织实现更优质的结构性修复与再生,发挥生命材料的功能。”杨霞表示。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