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文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厦门开幕

2025-11-01 22:35:19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金凤 

11月1日,中国天文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厦门大学开幕。本次年会主题是:深化交流合作,凝聚学界智慧,突出创新研究,布局人才高地,展示中国天文力量;推进厦门大学天文学科和福建省天文事业发展。国内外的近1200位学者、研究生、相关企业参加本次年会。

本次学术年会围绕天文学各分支学科和相关交叉领域的研究,开展为期三天的学术交流。年会安排了9场精彩的大会特邀报告以及2场专题讲座和2场科普报告。同时,与会者将在射电天文、太阳与行星、恒星与银河系、仪器与时频、星系宇宙学、天文学史和教育与科普、人工智能与天文大数据等9个分会场,交流口头学术报告426篇,张贴报告129篇。

厦门大学校长张宗益在开幕式上致辞。他简要回顾了厦门大学与天文学深厚的历史渊源以及近年来在天文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他希望,通过各位专家的深入交流和智慧碰撞,进一步明晰我国天文学未来发展的战略路径,为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实现重大原创突破注入新的动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学物理科学部天文科学处处长何成在致辞中对过去一年来中国天文学取得的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简要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通过强化战略引领与顶层设计、完善优化多元资助体系、支撑重大设施与仪器研发、营造潜心研究的良好生态,支持天文学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的多种举措。他还指出中国天文学当前面临的挑战和肩负的使命,并给出建议。

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韩占文致辞。他简要回顾了过去一年来,中国天文科技工作者面向世界天文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在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就和获得的社会认可。同时,他总结了中国天文学会在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进步。他还强调,中国天文学会将围绕2035科技强国目标,对标一流学会标准,以智库体系建设、分支机构建设、学术期刊提升等为重点推进方向,不断增强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服务的能力和作用。

本届年会由中国天文学会主办、厦门大学承办。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供图)

责任编辑:王倩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