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十四五”时期保障和改善民生成果显著

2025-11-07 18:44:56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刘侠

11月7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决胜‘十四五’ 续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场。会上,四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厅长刘会英围绕四川“十四五”时期保障和改善民生主要成就作介绍,涵盖了夯实就业、筑牢社会保障、保障人民健康等内容。

“千方百计夯实就业这个民生之本。”刘会英介绍,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十四五”期间,四川始终把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多措并举拓岗位、提技能、优服务。五年来,四川省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超500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超145万人。

具体来看,四川推出了一揽子稳就业政策。打出“稳定和扩大就业十五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十三条”等政策“组合拳”,真金白银支持劳动者就业,累计支出就业补助资金超200亿元,发放稳岗返还资金超90亿元,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年均开发人工智能、文体旅游、现代物流等领域市场化岗位超120万个,挖掘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基层项目等政策性岗位30万个以上;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支持新增创业超100万人,带动就业岗位超过240万个。

同时,“十四五”以来,四川累计开展补贴性培训超490万人次,技能人才新增了296万人,总量突破1300万人;积极营造公平有序的就业环境,加快建设“城市15分钟、乡村5公里”就业服务圈,建成基层就业服务站1.2万个,努力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的就业服务。

目前,四川省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602万人,比“十三五”期末增加了547万人,参保率从91%提高到95%;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8123万人、1200万人、1655万人;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覆盖1912万人,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累计为290多万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人员撑起“安全伞”。

刘会英介绍,四川还着力提升群众健康水平。全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6.7个百分点,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下降1.59个百分点,人均预期寿命达78.8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等指标持续下降并达到了历史最低;全面构建医疗卫生服务新格局,3个国家医学中心和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落地四川,77个国家级和332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均衡布局21个市(州),乡村医疗卫生服务“空白点”动态清零,加快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疾控体系架构实现系统性重塑。

 

责任编辑:李梦一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