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星
11月6日,为推动慢性病与感染性疾病的协同防控,“三高一疹,共话医防协同新边界”活动举办。活动聚焦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及带状疱疹预防,邀请专家学者共探“三高一疹”综合管理模式,推动预防关口前移、促进多病共防。

“慢性病患者因免疫功能低下,更易共患带状疱疹、流感、肺炎等感染性疾病,而感染又会进一步加重其慢性病原有病情,形成恶性循环。”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孙晓冬表示,此次会议主题是对这一现状的精准把握。多病共管共防对疾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需要考虑将更多高风险因素如感染性疾病带状疱疹等纳入整体慢性病的防治中。疫苗作为具有显著成本效益的公共卫生工具,是医防融合的关键桥梁。在当前慢性病与感染性疾病交织的复杂公共卫生形势下,疫苗能够保护慢性病人群免受带状疱疹等感染性疾病侵袭,减轻共病带来的危害和影响。
在既有“三高共管”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在社区和医疗机构落地“医防协同”,拓展免疫预防边界,有望切实减轻慢性病患者感染负担。葛兰素史克副总裁、中国疫苗业务负责人李卫东表示,面对慢性病与感染性疾病交织的复杂挑战,各方需凝聚共识探索医防融合新模式。企业将持续引入前沿创新疫苗与多元化产品管线,助力源头上的疾病预防控制。今年10月,欣安立适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扩展适应证,用于由已知疾病或治疗引起的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从而导致带状疱疹风险增加的18岁及以上成人预防带状疱疹。拓展免疫预防的边界意味着让科学创新惠及更多人群。
研究显示,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患带状疱疹的风险比普通人高39%。上海市同仁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上海市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名誉主任委员邹大进提醒,与一般人相比,糖尿病患者带状疱疹风险增加60%。糖尿病患者罹患带状疱疹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风险升高,且神经痛更为严重和持久。医生应帮助患者树立主动预防意识,对符合条件的患者及时开展疫苗接种指导,降低共患感染性疾病的风险,实现被动治疗到主动健康的转变。
慢性病人群不是疫苗接种的禁忌人群,反而更应该重视疫苗对健康的保护价值。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科研处处长、高血压中心/泛血管中心主任张毅介绍,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带状疱疹等感染性疾病是隐藏的健康风险。这些患者往往因为免疫功能相对薄弱,更容易遭受感染的双重打击。如果能在病情稳定期接种疫苗,就能有效降低感染几率,避免在原有慢病基础上叠加新的健康风险。
(活动主办方供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