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超48000个变量  人工智能为星球健康提供“数字罗盘”

2025-11-09 19:02:52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张盖伦

11月9日,星球健康坐标系统(Planetary Health Axis System,PHAS)北京发布会在北京大学举行。该系统由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联合国内外数十家顶尖科研院所共同研发,可系统追踪人类及其活动的生态足迹,并评估超越星球边界的风险。它以“人类健康”“物种健康”“环境健康”和“社会健康”四大坐标轴为基础,融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系统科学和人工智能技术,追踪当前发展状态下超过48000个变量的复杂动态。

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院长刘国恩在发布会上介绍,PHAS通过独特的设计和突破性的原始创新,借助AI集成全部可用数据,使之互相训练达到更高的可用程度,建模并识别整个星球上各要素间更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并把各学科专家的意见作为模型训练的校准参照,形成一个可以对全球星球健康水平进行建模和动态监测的智能系统。

在框架设计上,PHAS借助人工智能构建了一套综合星球健康建模路线图。该路线图包含四个核心模块——基于长目标随机控制的星球健康经济学模块、基于循环训练的数据集成模块、基于图上深度学习的动态关联网络模块和基于human-in-the-loop(人在回路)的专家反馈训练模块。

值得一提的是,初步成果显示PHAS完全具备复现已知科学知识的能力,能揭示此前从未被描述过的额外作用路径,还可识别更长链条、更复杂的“双向异性”关联路径。传统工具仅能支持关于“哪个更重要”的判断,PHAS可以同时给出治理时的资源配置指引。比如,PHAS分析发现,若减少20%的化石燃料使用,可延缓当前全球星球健康水平下滑趋势,但无法阻止这一趋势;若将全球创新投入增加20%以上,则可扭转全球星球健康水平下滑趋势,使其恢复到2000年之前的状态。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理事会主席詹启敏指出,在当今时代,健康问题不再是单一的医学议题,这要求我们以更综合、更系统的思维,重新定义健康的边界。PHAS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平台,它还是一次关于人类健康认知方式的深刻革新。其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支撑,为我们提供了观测人类活动与地球健康关系的数字罗盘。“这一系统让我们看到以人为本的新维度,只有当人类学会以地球为尺度去思考自身的健康,我们的医学和科技发展才会有更长远、更稳固的基础。”詹启敏认为,PHAS的建设与发布,不仅是中国学者在星球健康领域的重要贡献,也展示了中国科学界面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与担当。

责任编辑:孙莹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