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均波院士:心脑血管病防控,血脂分层管理、长期控制是关键

2025-11-10 19:08:26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日前,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腾讯新闻联合诺华公司共同举办了《超级问诊》进博会特别场。

心脑血管疾病多年来一直是我国居民的首要健康威胁,目前患者已超过3.3亿,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与之相关。其中血脂异常,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然而,我国居民对血脂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偏低。

今年发布的《支架(PCI)术后患者疾病和健康管理认知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由腾讯新闻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数字化健康传播研究基地联合编制,揭示了我国支架术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疾病认知、健康管理行为及社会支持现状。《蓝皮书》显示,多数心梗患者在经历支架手术后,对血脂管理、药物依从性、复诊随访等关键环节的理解依旧不足,仍存在认知盲区。

在活动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强调,预防和控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必须从源头入手,将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作为核心治疗目标。他表示,一旦检查出斑块,就应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并视情况坚持长期药物治疗。

葛均波指出,对于心梗发作后植入支架的患者,手术本身绝非一劳永逸。若术后未能对血脂(尤其是LDL-C)进行严格、长期的控制,不仅支架内可能发生再狭窄,其他血管部位也可能出现新的斑块,再度引发危险。因此,术后患者必须致力于实现血脂管理的“双达标”:其一,应根据自身危险分层,明确LDL-C的个体化目标值并努力达到;其二,应坚持定期随访,确保血脂水平能够长期维持在达标范围内。

“慢病管理贵在坚持。没有最好的治疗方案,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方案。”葛均波强调,每位患者都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切不可因“怕麻烦”或担忧“是药三分毒”而随意停药、换药。他呼吁患者应主动与医生沟通,共同制定一个兼具良好安全性、疗效与用药便利性的长期管理方案。

责任编辑:冷媚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