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朱虹
哈尔滨锅炉厂660兆瓦级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填补全球空白、703所低排放双燃料工业燃气轮机制造技术打破国外垄断……11月10日,记者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哈尔滨市全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近3年累计转化重大科技成果1004项,新增经济效益160.9亿元。

“十四五”以来,哈尔滨市组织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512项,在航空航天、深海科技、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哈尔滨工业大学空间站实验舱机械臂、月球自主钻取采样机器人等“硬核”技术助力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哈尔滨工程大学“悟空”号、“星海1000”等水下无人潜器成果服务“海洋强国”战略。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航空铝合金材料、哈飞集团主起落架舱门等成果成功配套国产大飞机。
在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方面,哈尔滨市整合顶尖资源,引领技术突破,支持创新平台达到555个。东北地区首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建成投用,已为2000余个国产宇航元器件研发提供关键试验检测支撑。围绕寒地心血管病、智慧农场等领域重组和新建全国重点实验室13个,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黑龙江分中心、汉江国家实验室哈尔滨研究中心相继落地运行,推动该市在机器人、精密焊接、海洋装备等领域创新实力保持全国前列。
“十四五”以来,哈尔滨市着力构建环大学大院大所创新创业生态圈,打造哈工大先研院、环哈工程成果转化中心、黑科大碳谷大厦、哈兽研先研院等一批标杆性载体,通过技术转让、作价入股等方式,累计新生成科技型企业162家,实施重组禽流感病毒疫苗等产业化项目65项。哈尔滨科技大市场目前已集聚科技服务机构47家,举办“周二有约”“我来发布”等科创活动340余场,服务创新主体超3000家,促成科技成果交易160余项、成交额4.3亿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