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脑监测技术革新脑卒中防治  中科搏锐无创设备亮相行业盛会

2025-11-12 17:53:42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近日,中国脑卒中大会在北京举办。大会以“做实基层防控 规范指导减残”为主题,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等联合主办,聚焦脑卒中防治技术创新与临床落地。现场,经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孵化的中科搏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携BRS-800系列无创全脑多通道脑氧监护仪重磅亮相,成为大会关注的核心焦点。

脑卒中是我国致死致残率最高的重大慢性病。根据国家卫健委最新印发的《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我国每年新发卒中约394万例。临床诊疗中“早期预警难、病灶定位准、术后监护贵”等痛点长期困扰行业。 

大会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吉训明致辞强调,脑卒中防治是惠及全民健康的关键举措,亟须技术创新破解临床难题。中科搏锐推出的BRS-800系列监护仪,正是针对这一需求的精准突破——该设备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彻底摆脱传统脑氧监测“单点采样”的局限。

相较于传统监测设备,BRS-800系列独创多通道光学设计,可布设多个监测点,避免局部监测盲区导致漏诊;实时生成脑血氧参数分布图,帮助医生快速定位脑组织缺氧或灌注异常区域;搭载先进信号处理算法与定标技术,有效抑制生理噪声干扰。值得关注的是,设备全程无穿刺、无辐射,为患者带来安全舒适的监护体验。

“它不仅是卒中中心的‘预警前哨’,更是麻醉手术室的‘生命护航员’。”中科搏锐总经理、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张鑫博士介绍,该设备为推动脑卒中防治向精准化、数字化、前沿化方向迈出关键一步。

在临床应用中,这款设备可实时监测脑卒中急性期缺血半暗带演变,为溶栓、取栓等血管再通治疗提供精准决策依据,同时在术后持续预警继发性脑血管痉挛、脑水肿等风险;在重症监护室,针对颅脑创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危重患者,可实现长期脑功能状态评估,指导精准治疗。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药械处处长张龙表示,这一创新实践印证了“医工深度融合”的重要价值,只有聚焦临床实际需求,才能让科技创新真正落地生根、惠及民生。

(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孙莹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