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质量历史性改善  四川交出“十四五”生态保护亮眼成绩单

2025-11-13 19:33:49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刘侠

11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决胜‘十四五’ 续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介绍四川“十四五”时期筑牢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战略屏障主要成就。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钟承林现场介绍,“十四五”期间,美丽四川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据悉,四川省生态环境质量创近20年来最好水平。PM2.5浓度去年首次降到30微克每立方米以下,从10年前40多微克,首次进入2字头时代,今年1—10月进一步降至25.3微克,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成绩;优良天数率稳定在90%左右,在全国10个经济大省排名前列;重污染天数比10年前减少80%;重点城市全部进入全国168城市排名的前80名,雅安市今年已跃升至全国第13位。

同时,四川水环境质量跃居全国前列。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从2019年的不足20%提升到78%;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连续6年保持100%;203个国考断面、142个省考断面及285个水功能区水质优良率已连续2年达100%,长江黄河干流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及以上。

此外,四川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相关部门对26个重点区域实施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持续排查整治周边污染源;全面排查工矿企业腾退土地风险,提供安全利用地块7200亩;对在产的1100余家工矿企业采取管控措施,防止新增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同时,全面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建成“无废城市细胞”3400多个。

据介绍,五年来,四川省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进一步提升。生态保护红线方面,“十四五”以来,四川省划定了14.87万平方公里生物多样性优先区域,重要生态空间得到有效保护;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方面,高质量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创建若尔盖国家公园,在全国率先开展“六江”生态廊道建设,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

“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大幅提升。”钟承林谈道,“十四五”以来,相关部门通过中、省环保督察,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污水、臭气、噪声、餐饮油烟等突出问题,累计达4.4万多个;聚焦饮用水、危险废物、尾矿库、重金属、核与辐射等方面,建成省市县三级生态环境应急体系,累计开展演练4500余次,突发环境事件数量从2020年的18起降至2024年的6起,降幅达66.7%。

责任编辑:冷媚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