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水务行业代表观摩泰安第四污水处理厂  科技赋能打造绿色治水新标杆

2025-11-13 19:34:32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汪永强 科技日报记者 付丽丽

初冬微寒,山东省城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及资源化利用技术交流会举办,260余名来自全省政府水务环保主管部门负责人及排水行业代表齐聚一堂,实地观摩中铁水务泰安第四污水处理厂,这座焕然一新的现代化水厂正为污水处理注入“智慧动能”。

“这真的是处理过的水吗?”观摩现场,多位代表手持一杯清澈的水样,反复查看,难掩惊讶。眼前的出水已与天然河水相差无几,完全不见昔日污浊发黑、异味扑鼻的模样。

在水样展示区,一组“水质进化链”清晰展现了污水由浊变清的历程:从富含杂质的原水,经过预处理去除粗大悬浮物,再到AAO生化池中微生物的“吞噬净化”,每一步都依托智能化设备的精准调控。自2021年中铁水务接管运营以来,该厂实现了处理能力和出水水质的双提升:日处理规模从6万吨跃升至12万吨,出水稳定达到地表水准Ⅳ类标准,树立了“量质双优、绿色高效”的行业新标杆。

中控室内,巨大的电子屏实时更新着各项运行数据与工艺曲线,宛如水厂的“智慧大脑”。从进水指标到工艺参数,全流程尽在实时监控之中,推动污水处理从“经验运维”迈向“精准调控”。“所有数据必须实时达标,才能排放。”水厂负责人梁世君语气坚定。

尽管时值初冬,厂区内依然绿意不减,金黄的银杏与苍翠的松柏交相辉映,彻底颠覆了人们对污水处理厂“脏乱差”的刻板印象,整洁如园林的厂容厂貌引得观摩团成员频频举起手机拍照。

“刚接手时,设备老化、工艺落后,困难不少。”回顾改造历程,梁世君介绍,水厂搭建了智慧控制中心和智能加药系统,将优化后的碳源加药模型嵌入中铁水务自主研发的智能终端机,实现碳源投加的自动调控;同时优化设备负荷匹配,通过变频调节与机组组合运行,有效避免了“大马拉小车”的能耗浪费。凭借这股韧劲,团队攻克十余项技术难题,将智慧系统全面融入运营全流程,最终实现处理能力与水质标准的双重跨越。

在当天举行的交流会上,梁世君代表中铁水务分享了企业在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方面的实践经验。多年来,中铁水务以绿色创新为引擎,以精细管理为抓手,在污水处理、污泥处置、智慧水务、管网改造等领域,成功打造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样板,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一位与会专家评价:“泰安第四污水处理厂不仅是一个样板工程,更探索出一条可供全省借鉴的水务转型路径。”

以泰安第四污水处理厂为范例,中铁水务生动诠释了科技赋能下污水绿色低碳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可行之道,也为缓解区域水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实践样本。这场覆盖全省的行业交流,不仅搭建起技术共享与经验互鉴的平台,也进一步凝聚起“以标杆引领转型、以科技驱动升级”的行业共识,为山东水务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受访单位供图)

责任编辑:冷媚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