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张毅力 通讯员 李梦阳
11月13日,2025年中国科学院院所河南科技成果发布对接会暨河南省“龙子湖科创路演”系列活动(港区站)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召开。
打破科技和产业“两层皮”,让创新落到产业上,关键靠产学研合作。此次会议邀请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46家中国科学院系统科研院所的112位院士、专家参加会议。河南省科学院17位专家,地市各相关单位及河南企业代表500余人参会进行对接交流。

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加速向河南转移转化,在培养高新人才,突破关键技术,实现系统集成,促进重大产出等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
据统计,本次会议汇编征集627项中国科学院最新科技成果、118项河南省科学院最新科技成果。现场展板展示科技成果共计95项,现场签约23项,总签约金额共计16250万元。现场共发布236项科技成果,涉及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低空经济、现代农业等领域,对接会现场达成121项合作意向。
“不靠海不沿边,一条跑道飞蓝天。”作为唯一一个由国务院批复的国家级航空港经济先行区,近年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高度重视科技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河南省医学科学院、河南省中医药科学院、河南省科学院航空港区分院等高能级平台加速崛起,20公里双鹤湖科创走廊串珠成链,5家省级实验室、2家省级技术研究院、近千家科技创新企业、近200家市级以上研发平台,构建起多层次创新链条。
河南省中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该中心将紧扣“两高四着力”战略布局,进一步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不断强化科技职能,推动创新能力建设,为产学研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平台支撑,强力推动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在豫实现产业化,服务河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