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王劲玉 柴婷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山西石器时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一座座大型熔炉正在高速运作,随着机器轰鸣,一颗颗普通的石子转化为纳米级碳酸钙粉末,原本一吨只值几十元的石灰石,变身为按克计量买卖的高性能新材料。
“提起石灰石,很多人还是印象中的老样子,开采时灰尘漫天,用途单一。”山西石器时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鹏云说,通过开发“石灰石清洁化制备特种纳米碳酸钙及复合钛白粉项目”,石子研磨成粉末,粉末再进行微观结构重构,最终成为纳米级颗粒。
“藏”在吕梁山里的山西石器时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近年来持续攻关新材料技术,目前已拥有授权发明专利5项,掌握2项核心工艺技术,还设立了院士工作站。

看到生产车间内堆放着的成品纳米碳酸钙白得透亮,记者忍不住伸手摸了一下后,使劲拍手也拍不掉手上的粉末。张鹏云说:“新材料分子粒极小,摸完之后会渗到指纹里,需要打肥皂才能洗掉呢!”
吕梁地区有着丰富的石灰石资源,过去仅用于生产建筑碎石、高钙灰、水泥熟料等低附加值的大宗建材制品,造成很大程度的资源浪费。随着初级原料市场逐步饱和,石料厂想要活下去,就必须往价值链高端走。
从坚硬粗糙的石块变成柔软细腻的复合钛白粉,石灰石一直朝着新型环保原料发展,从橡胶制品行业到涂布纸行业再到涂料行业,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记者在生产车间看到了一种新型塑料袋,用力拉,能感觉到塑料袋韧性很强;使劲搓揉,它依然透亮;装满不规则的石块也不会破损。
山西石器时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包炜军说:“这种袋子用碳酸钙替代70%以上的塑料,和普通食品级塑料袋比,可降解、价格低;和非食品级塑料袋相比,更耐用、无毒害,受到许多塑料制品企业的欢迎。”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据了解,山西石器时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每年将营业收入的15%投入研发,目前正联合中国科学院,向行业内难以成型的棒状纳米碳酸钙发起科研攻关。

“纳米碳酸钙只是塑料应用中的一个方向,应用场景多元化的复合材料正在持续研发,确保科技创新方向能够跟产业发展契合。”包炜军说。
加大奖补政策培育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组织“新材料精品”推介活动,让创新产品“有为有位”;遴选发布新材料领域创新成果清单……山西不断出实招、硬招助力企业加强科技创新。
石灰石变身新材料,是山西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一个缩影。
普通的钢铁被炼制成超薄可撕碎的“手撕钢”;廉价的硅材料成功应用到了高端芯片;煤炭制成高端润滑油……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山西正通过科技创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十四五”即将收官,“十五五”开局在即。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新材料工业处处长薛利杰说:“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优先发展具有资源和市场占有率优势的先进金属材料产业,壮大产业集群规模;重点突破具有技术优势的特钢、镁合金、碳纤维、碳化硅等细分领域,实现国内首发首用,形成自主优势;前瞻布局前沿领域关键技术,抢占未来技术制高点,不断夯实新材料发展基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