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题数字“孤岛”,算力一体化网迈出关键一步

2025-11-14 15:37:11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张晔

数字经济进入爆发期后,算力基础设施成为新基建中的“地基”。各地区和大型企业都不遗余力地推动算力建设布局。目前,我国算力基础设施的建设仍以分散模式为主,难以形成规模化流通共享,局部出现了“数据孤岛”现象。

11月13日,“中国算力平台(江苏)暨江苏省一体化算力调度监测平台”(以下简称江苏省一体化算力调度监测平台)在南京正式上线。

这条由算力构筑的“数字运河”,不仅是推动长三角算力一体化、构建全国统一算力要素市场的重要节点,也是在统筹算力资源、优化算力供给、赋能千行百业的道路上迈出的关键一步。

构建高效协同的智能底座

当前,算力如同农业时代的水利、工业时代的电力,成为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生产要素。放在全国一盘棋上看,算力发展长期面临资源分布不均、供需不对称、异构兼容困难、调度效率低下等痛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和运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促进数据共享”。

如何破解“数据孤岛”等难题?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总工程师赵晓芳表示,应建设国家一体化算力网,构建一套算力监测平台,一套算力运营平台,一组算力调度和节点平台的“1+1+N”一体化算力网络监测调度体系,通过监测实现数据中心指标采集分析,结合调度将促进东数西算供需平衡。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总工程师郭亮表示,江苏平台作为首批贯通的10个省级节点之一,其成功上线意味着国家与省级平台间实现了数据与接口的互联互通,为全国算力资源统筹调度提供了关键枢纽。

记者从江苏省数据集团了解到,江苏省一体化算力调度监测平台构建全省“1+13”省市协同的算力体系,核心架构可概括为“1224”体系:即1个统一算力生态门户、2套标准体系、2大安全能力以及算力运营、算力调度、算力监测和模型创新4大核心能力。

更重要的是,当天江苏省数据集团还与上海超级计算中心、浙江省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安徽省芜湖市大数据建设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共同启动“长三角互联互通仪式”。自此,长三角算力调度体系从“多点开花”走向“协同作战”,为区域数字产业协同与数据流动奠定基础。

算力生态展现最新成果

目前,江苏省一体化算力调度监测平台已监测全省282个数据中心,算力规模达87.3EFlops,形成全省算力“一本账”,同时平台与国家算力调度平台实现融合贯通,全面纳入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

将各算力中心连接起来只是第一步,如何将区域内异构、异属的算力资源进行标准化纳管与智能化调度,让企业“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算力,真正实现“算力像水电一样按需使用”。

江苏省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万军表示,江苏作为数据要素资源大省,正积极构建“1+N”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系统推进算力、算法、数据与应用的深度融合,以统筹调度全省算力为重要抓手,真正实现“算力赋能千行百业”。

作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南京智能计算中心市场运营主管梁嘉玲表示,该中心通过异构算力调度平台,成功将西部某运营商算力与自身资源互通,实现“东数西算”;同时构建全国性算力SAAS门户,为生物医药、气象预测等领域提供澎湃算力,是国产算力从“单点突破”迈向“体系化服务”的范本。

科技企业也在突破“系统级瓶颈”。在底层架构层面,华为与新华三着力破解系统级难题。华为中国政企计算资源共享中心解决方案资深架构师王喆提到,华为昇腾生态通过深度参与PyTorch、vLLM等主流开源社区,成为国内首个获得vLLM官方支持的厂商,大幅降低了国产算力的应用门槛。

新华三集团云与计算解决方案总监周弘立表示,新华三深度融合数据处理与算力调度,其算力云内置50余个数据预处理算子,支持多模态数据治理,让海量数据“炼得出价值”,模型训练数据准备效率提升10倍。

(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王倩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