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天线”让绝缘纳米颗粒电致发光

2025-11-21 02:02:00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欣

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开发出一种利用“分子天线”为绝缘纳米颗粒供电的新技术,首次让这类材料实现电致发光,并制成超纯近红外发光二极管,有助推动医学诊断、光通信和传感技术的革新。相关成果19日发表于《自然》杂志。

研究聚焦一种名为镧系掺杂纳米颗粒的材料。它们发出的光极为纯净稳定,尤其是在可穿透深层生物组织的第二近红外波段,应用潜力巨大。但由于其电绝缘特性,长期无法作为电子器件材料使用。

此次研究的突破在于,团队在纳米颗粒表面接枝9-蒽甲酸有机分子,让其充当微型“天线”。电荷不会直接进入纳米颗粒,而是被这些分子捕获并进入三重态能级,再以超过98%的效率将能量转移给颗粒内部的镧系离子,使其发光。

通过这一策略,团队制备出可在约5伏低电压下点亮的“LnLED”。其发出的近红外光具有极窄谱线宽,纯度远高于量子点等现有技术。

在生物医学成像和光通信中,越纯净、越精确的光越有优势,LnLED可轻松实现这一点。新研究打开了广泛的应用前景。凭借电驱动时仍能保持超纯光输出的能力,这些纳米颗粒有望催生新一代医疗设备。例如用于深层组织成像,协助癌症检测、器官功能实时监测;或精准激活光敏药物;在光通信领域,超窄光谱线宽有望实现更快、更清晰的数据传输,减少信号干扰;还可用于打造高灵敏度的化学或生物标志物探测设备。

责任编辑:左常睿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