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李均
11月18日至19日,2025校外教育数字化建设暨第六届“创教育 创未来”儿童人工智能教育交流活动在上海科学会堂成功举办。

本届活动由中国儿童中心、上海市人工智能技术协会主办,中国儿童中心儿童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上海浦东新区雏鹰科普促进中心承办。活动以“引领·启智”为主题,通过开幕式、主旨报告、专题研讨、实地研修与儿童科技嘉年华等多元形式,系统呈现了当前儿童人工智能教育的前沿探索与实践成果。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科技企业及公益组织代表齐聚上海科学会堂,共谋校外教育数字化转型新路径,共绘儿童人工智能教育发展新蓝图。

在18日上午举行的开幕式上,中国儿童中心主任苑立新在发表视频致辞时表示,教育数字化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推动力,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教育模式,推进校外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必然趋势。
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秘书长赵崇海认为,校外教育是科技教育不可或缺的“广阔天地”,数字化是重塑教育生态的“核心引擎”,人工智能是赋能个性化学习的“革命性工具”。他强调,推进教育数智化转型需筑牢数字素养、坚持融合创新、坚守普惠共享,同时警惕技术至上、关注数据安全与伦理、避免同质化竞争等问题。
上海市人工智能技术协会会长楼巍指出,构建健康的人工智能使用文化,需要家校社协同平衡人工智能使用的“防”与“放”;并通过完善课程、强化师资等构建涵盖认知能力、技术能力、安全与伦理“三位一体”的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体系。
上海星河湾双语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代表唐其时表示,儿童人工智能教育应培育“未来建构者”,期待以活动为契机联通资源,让更多孩子共享智能教育红利,共探人工智能服务人的全面发展之路。
活动期间,儿童科技嘉年华展示活动同步举行,通过互动体验、成果展示与创意交流,呈现“可感、可触、可及”的AI教育新样态。此外,19日下午,参会代表分别赴上海超级计算中心、张江机器人谷、张江模力社区、上海星河湾双语学校开展实地教育研修,亲身体验科技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场景。
(受访单位供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