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日报 闫晶晶 王凤宇 贾慧虹
视频中,驾驶员双手离开方向盘,坐在以100公里时速行驶的车上,此时,车辆处于智能辅助驾驶状态,系统却没有发出报警提示……这是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上看到的消费者上传的视频画面。驾驶员之所以可以“解放双手”,是因为这家店铺售卖的“智驾神器”。
在电商平台上,商家将“智驾神器”包装成“方向盘装饰环”“辅助转向回正”“防滑贴”等对外销售,以此避开电商平台的关键词审核机制。记者调查发现,“智驾神器”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潜在威胁。

“智驾神器”实为违规配件
此前,一起危险驾驶案让“智驾神器”进入公众视野。浙江杭州男子王某某酒后使用了一款所谓的“智驾神器”开车,自己则躺在副驾睡觉。车辆“智驾”行驶20分钟后在道路中央自行停下,后被路人发现并报警。虽然当日夜深车少,未造成严重后果,但当事人仍受到刑事处罚。经审理,法院以危险驾驶罪依法判处被告人王某某拘役一个月十五日,并处罚金4000元。
上述案件并非孤例。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其所搭载的智能辅助驾驶技术也成为热门选择。2024年8月,上海市长宁区检察院收到“益心为公”志愿者反映的线索,某电商平台的部分商家对外出售“智驾神器”,违规宣传产品能“解放双手,精准配重”“AP免打扰”。该院立即组织研判调查,通过搜索“辅助驾驶”“配重环”“电子模块”等关键词,发现平台内20余家店铺在销售“辅助驾驶车道保持神器”,产品通过模拟驾驶员手部握力,欺骗车辆智能驾驶系统的方向盘离手检测。检察官发现,在一些交通事故中,不少驾驶员将智能辅助驾驶理解为自动驾驶,通过电商平台,他们能轻易购买到“智驾神器”。
日前,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上尝试购买“智驾神器”。当记者以“智驾神器”搜索时,没有相关结果,但用“方向盘装饰环”搜索时,几个异常的产品链接出现了。不同于其他产品售价在10元至20元之间,它们的价格更高,在50元至130元之间。部分商家的产品介绍图显示,这些“装饰环”有电源线接口。
当记者以消费者口吻询问“装饰环”的作用时,有的商家语焉不详,只说是用来辅助驾驶;有的商家则询问“想给哪个品牌的车辆购买”,并要求记者拍摄方向盘照片,提醒“使用时需扣在方向盘底部正中间,如果安装在其他地方则需要插上电源线”。
“智驾神器”到底有多神?为了测试其真实效果,记者购买了两款不同样式的“智驾神器”。收到包裹后,记者看到类似说明书的纸条上写道:使用此装饰环,需要每次在车辆解锁启动后,重新安装一次才有效;请务必按照车辆型号,安装在对应的最佳使用位置上,否则可能无效。而所谓的“智驾神器”,实际上是长条状、可闭合的配重环,可以通过内衬中的磁吸装置吸附在方向盘上,模拟人手对方向盘施加的压力,使得驾驶员可以“解放双手”。
实际上,驾驶员开启智能辅助驾驶功能时,车辆会提示驾驶员将双手放在方向盘上。如果驾驶员长时间不接管方向盘,辅助驾驶功能将自动取消。记者将从网上买到的“智驾神器”安装在一辆搭载L2级辅助驾驶功能的汽车上,在一处封闭路段试用时发现,即使驾驶员的双手脱离方向盘,系统也没有发出任何提示。
那么,这类“智驾神器”是如何埋下安全隐患的?长宁区检察院检察官通过听取技术专家、交警部门意见,了解到“智驾神器”一旦被使用,车辆的安全驾驶报警提示功能将被避开。而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双手脱离方向盘,极易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紧急情况下接管操作变缓,从而埋下安全隐患。
生产者、销售者、使用者均要担责
据上海市长宁区检察院办案检察官调查,涉案店铺销售的“智驾神器”目前覆盖主要智能汽车品牌,销量多在千件以上,最高达1.3万余件。检察官表示,“智驾神器”并不神奇,相反,无论是生产、销售还是使用这些配件,都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张初霞告诉记者:“根据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生产、销售明知用于规避安全系统的产品,属于生产、销售缺陷产品,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如果因使用这些产品导致交通事故,生产者和销售者还可能构成间接侵权,也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电商平台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明知或应知商家销售违法产品而未采取必要措施的情况下,根据电子商务法,需要与商家承担连带责任。”张初霞说。
北京嘉潍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赵占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使用违法配件规避车辆安全系统发生交通事故的,驾驶员可能会因此承担更高的责任比例。他提到:“发生交通事故时,这一行为成为划分责任的关键。它证明驾驶员主观上存在重大过失,客观上增加了行车风险。司法实践中,即使未发生事故,仅使用此类配件也可能被认定为危险驾驶。”
全面整治须多管齐下
记者了解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电子商务经营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应当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和环境保护要求。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应当对平台内经营者及其发布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建立检查监控制度,发现平台内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有违反市场监督管理法律、法规、规章,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违背公序良俗的,应当依法采取必要的处置措施,向平台住所地县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张初霞也指出,电商平台在治理相应问题上存在局限:“首先是此类产品定性模糊,商家往往以‘方向盘装饰贴’‘座椅配件’等名义销售,使得平台难以准确识别其真实用途。同时平台审核机制存在部分缺陷,大多数电商平台主要依靠关键词过滤和算法审核,缺乏对产品实际功能的人工审查,导致大量违法产品通过变换名称、描述等方式逃避监管。”
专家认为,检察机关在治理此类问题中可发挥重要作用。在上述长宁区检察院办理的“智驾神器”案件中,该院向相关主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双方共同推动电商平台持续清理“辅助驾驶车道保持神器”,落实下架、搜索干预和降权处理等平台管理措施,共清理63个同类型商品链接并将该项工作纳入日常平台巡查范围。同时,长宁区检察院基于与北京铁路运输检察院、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检察院共同签订的网络空间治理合作框架意见,开展线索移送,推动互联网公益侵害一体治理,助推城市公共安全和互联网新业态综合治理。
“规制此类现象需要采取多管齐下、全链条的系统性举措。”赵占领表示。张初霞进一步分析:“立法层面应当加快制定智能驾驶专门法规,明确规定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规避智驾安全系统的装置,并设定相应的法律责任。执法部门应当加强源头治理,对生产企业进行严格监管,从生产环节切断违法产品的供应链。同时强化平台责任,要求电商平台建立产品安全审核机制,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识别违法产品,并建立黑名单制度,对违法商家实施严管严控。交通管理部门则应加大路面执法力度,将使用违法配件纳入重点查处范围,并通过多重技术手段提升执法效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