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滕继濮 夏天一 通讯员 高炼 王仁义
11月20日,记者从中铁四局了解到,该局无锡地铁6号线01标项目侧墙施工启动之际,由该项目与厂家联合设计研发的侧墙智能振捣设备正式投入使用。该设备以智能化技术替代传统人工振捣模式,有效解决了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外观质量差等行业难题,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注入了高效、安全的“智能动能”。
“此前,国内地铁车站侧墙混凝土振捣主要依赖人工完成。”中铁四局无锡地铁6号线01标总工程师梅艳涛介绍,由于侧墙高度普遍达5至8米,工人举持振捣棒作业不仅劳动强度大、安全风险高,且质量受人为因素影响大,易出现漏振、过振等现象,混凝土表面产生蜂窝、麻面等缺陷。
此外,单段20至30米长的侧墙通常需6至12名工人协同作业数小时,施工效率低,夜间疲劳作业更影响质量稳定性。随着人工成本攀升、熟练技工短缺,传统施工方式还面临返工耗材、延误工期等挑战。
针对上述问题,该款智能振捣设备实现多项技术突破。中铁四局无锡地铁6号线01标总工程师梅艳涛告诉记者,该设备采用轨道式设计,配备可伸缩机械臂,作业覆盖高度达13米、长度达50米。借助高精度定位传感系统以及振动传感器、摄像头、声呐等组成的多传感器融合装置,可自动规划振捣路径,实时调整频率、时长与插入深度,实现“自适应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均匀。
在操作方面,设备支持远程遥控与全自动两种模式,一名操作员可同时监控两台设备运行,大幅节约人力。模块化快换接口适配多种振捣棒,满足多样化施工需求。整机还配备振捣监控系统、遥控急停、声光报警与电子碰撞保护系统,实现高处作业“无人化”,显著提升施工安全水平。所有振捣数据实时上传至智慧工地平台,自动生成分析报告,实现施工过程可追溯、质量责任可溯源。
据介绍,该设备的应用,在质量、效率和成本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在质量方面,基本消除人为施工缺陷,混凝土一次验收合格率达99%以上,实现“内实外美、不渗不漏”;在效率方面,单台设备可替代4至6名工人,支持全天连续作业,振捣效率提升300%,关键工序工期大幅缩短;成本方面,人工投入减少约60%,返修率降低90%,预计单座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可节约成本约50万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