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韦秋莹 通讯员 覃慧慧
广西梧州,这座依偎在西江畔的“百年商埠”,从未在时代变迁中褪去它的底色。11月17日—18日,科技日报记者跟随“壮美广西·打卡魅力四射新八桂”文旅融合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梧州,就像打开一本厚重的岭南文化典籍,骑楼城、冰泉豆浆、六堡茶、岭南文化园……每一页都写满故事,每一处都流淌着鲜活的城市脉搏。
古街新韵:骑楼城里的烟火与新生
步入梧州骑楼城,仿佛一脚踏进了时光隧道。22条街道、560幢骑楼连绵成7公里的建筑长廊,其规模与完整度国内罕见,被誉为“中国骑楼博物城”。这里是梧州近现代商贸繁华的见证,也是梧州人乡愁的载体。

“小时候,骑楼城就是梧州最热闹的地方,”梧州市万秀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局长陈小宇回忆道,“铺子一家挨一家,人来人往,充满了烟火气。”“下店上宅”的格局,塑造了梧州人“楼下营生,楼上生活”的独特模式,街坊邻里既是生意伙伴,更是生活挚友,形成了“小而密、全而活”的商业生态。
陈小宇介绍,未来的骑楼城,将不仅是静态的历史建筑群,更是融合文化体验、特色餐饮与休闲消费的“岭南风情沉浸式体验街区”。
在这片老街区里,传统与新潮悄然碰撞。老字号“老梧州龟苓膏”的老板朱荣登,在坚守传统回甘本味的同时,大胆融入六堡茶、桂花等本地食材,甚至打造出可爱的“龟仔”造型,让这份非遗技艺变得年轻而时尚,成为游客“尝过就记住”的梧州名片。
匠心传承:舌尖上的非遗“传”起来
梧州的味道,藏在那些历经时光打磨的传统技艺里。
“不饮冰泉豆浆,不算到过梧州。”在冰泉豆浆馆(白云山总店),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姚荣道出了“滴珠蜜味”的秘诀:冰井泉水的清甜、三倍于普通豆浆的豆料,以及“文武火”三滚三撤的古法柴火熬制。“我们坚守核心工艺不变,但在推广上不断创新。”姚荣说。这家拥有近90年历史的老字号,正通过中央厨房、社交媒体和门店扩张,让传统技艺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同样飘着醇香的,还有来自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黑石山茶厂的六堡茶。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韦洁群被尊为技艺的“活化石”。在她看来,六堡茶的“魂”在于核心产区和制茶人的手。“机器不能代替手感与心法,”她说,“用手做,是把人的心和温度做到茶里的过程。”茶厂在坚守“原树种、原工艺”的同时,以“大师IP+创新研发”双轮驱动,通过直播带货、云课堂乃至出海推广,让这片“可以喝的古董”香飘世界,带动一方百姓增收致富。
而在崭新的岭南文化园,传统文化的活化有了更现代的注脚。这座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通过数字技术、艺术装置和沉浸式剧本杀等互动方式,让粤剧、狮舞、阳明心学等文化瑰宝“活”了起来。“我们旨在构建集观览、体验、消费于一体的文旅场景,让古老文化可感知、可参与、可消费。”梧州市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彭紫妍表示。

从骑楼城的市井烟火,到冰泉豆浆的醇厚留香,从六堡茶的陈韵悠长,到文化园的创新表达,梧州正以其独特的“活态”传承,让岭南文化在新时代的脉搏中强劲跳动,邀请每一位来访者,在漫步与品味中,读懂这座城市的不朽风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