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所成果贵州行活动在贵阳举办

2025-11-21 18:24:56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何星辉

为进一步深化省院科技合作,推动高水平科技成果与贵州产业发展需求精准对接,11月21日,中国科学院院所成果贵州行活动在贵阳举办。经现场产学研合作签约,来自中国科学院的7项科研成果在贵州实现落地转化。

据悉,中国科学院院所成果贵州行活动的举办,是贵州深入实施“科技入黔”战略的又一重要实践,也是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具体行动。活动以“科技引领未来 创新筑梦贵州”为主题,分为“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和“材料专场供需对接会”两大部分,通过产学研合作签约、政策推介、成果发布、案例分享、科研团队路演及自由对接等多个环节,在科研机构、企业、投融资机构之间搭建起科技成果的高效交流和对接平台。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郝小江所作的主旨报告,为贵州省生物医药的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提供新思路。来自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的14支顶尖科研团队进行了成果路演推介,充分展现了中国科学院在前沿科技领域的深厚积累。经过前期深入考察,中国科学院的7项科研成果现场合作签约,在贵州实现落地转化,合作领域涵盖了贵州传统木结构村寨火灾防控、刺梨果汁胀气抑制、复杂山区气象灾害风险预警等方面。

近年来,贵州始终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大力推动科技创新,聚焦“六大产业基地”“富矿精开”等重点领域需求,深入实施“科技入黔”战略,推动更多人才、项目、科研机构等优质创新资源在贵州加速集聚、融合、转化。据统计,2024年,共有164所省外高校、科研院所入黔开展科技合作,179名两院院士来黔开展技术指导、战略咨询、学术交流等,引进176项省外科技成果在黔转化落地。

如今,奋发有为的贵州,为来黔的机构、项目和人才铺就了“黄金跑道”。从战略支撑看,国务院专门印发文件,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重大资金、政策、项目上予以贵州一系列特殊支持。从产业根基看,贵州依托比较优势、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正在奋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资源精深加工基地、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等“六大产业基地”,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随着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的落地转化和协同创新模式的持续深化,贵州正以其独特的资源禀赋与发展潜力,成为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的“试验田”与“孵化器”。

中国科学院院所成果贵州行活动由贵州省科学技术厅与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联合主办,贵州省科技创新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省技术转移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承办,各市(州)科技管理部门协办,贵州省高校院所和企业代表、投融资机构及新闻媒体代表200余人参加活动。

责任编辑:孙莹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