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急救技能比武,透析AI赋能教学新手段

2025-11-21 18:29:39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张强 通讯员 史绍琪 龙嘉乐

近日,一场AI赋能的战伤自救互救技术比武在国防科技大学成功举办。此次比武创新性地采用了人工智能评分机制,是一次科技与实战的深度融合,树立起了军事比武的创新导向。

比赛场上,38支优秀队伍展开一场“理论+实操”的技能比拼。此次比武的理论部分重点考查战伤自救互救技术基础知识;实操部分则模拟战场环境下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以及心肺复苏等项目。重点考验了参赛人员在复杂战场环境下迅速开展自救互救的能力。

比赛过程中,由国防科技大学自主研发的智能裁判员成为了全场的焦点。这套由摄像头、电子显示屏组成的“智能化训练考核系统”,能精确无误地为救护员们的救护动作评估打分。随着赛程如火如荼地进行,一个又一个参赛队伍的救护员们分别在不同点位完成战场特情下的紧急救护。看似不起眼的智能裁判员展现出惊人的能力。止血、包扎、固定……救护员们的每一个动作都被它精准捕捉,并迅速得出成绩,大大提高了比武的效率,也确保了整场比武的公平性。

据了解,战伤自救互救是国防科技大学军人学员的必修课程,该校在日常授课中融入了自主研发的“智能化训练考核系统”。课堂训练中,授课教员可以及时得到系统的数据反馈,了解每个学员对不同救护动作的掌握情况,进而改善教学方法;同学们上课时,也可以根据系统打分,发现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智能化训练考核系统”解决了主观分析到客观判断的转变,而VR教学系统则实现了教学的实战化仿真条件。课堂上学员戴着VR眼镜装备,身临其境地直接救治伤员,通过三维立体解剖模型直观看到伤患内部结构和操作效果。同时,教员可以根据系统打分结果,分析学员的动作,及时纠错。这些创新的教学方法,让学员们在贴近实战的环境中练就战场急救的真本领,成为该校实战教学与按纲组训的有力帮手。

(受访单位供图)

责任编辑:孙莹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