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薛岩
近日,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企业创新发展战略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2025暨第二届企业创新战略与政策论坛在北京举办。本届论坛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提高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为主题,围绕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及相关规律进行深入探讨,为讲好中国企业创新故事,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与力量。

当前,全球创新格局正经历深刻重塑,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向纵深推进。在这一背景下,多位与会专家从多维度阐释了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企业创新发展战略专业委员会主任干勇指出,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全链条重构材料研发与高端制造体系。他表示,AI赋能材料基因工程,推动研发模式从“经验驱动”向“计算与数据驱动”转变,显著提升了研发效率与精准度;智能算法通过优化制造流程,实现了工艺精准控制与装备可靠性提升,推动特钢等特种材料更好地满足深空、深海等极端环境的重大工程需求。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正不断为经济发展开拓新空间。从智能芯片、人工智能终端,到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一批万亿级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崛起。在这一进程中,一批深度融合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新一代科技企业”迅速成长,凭借扎实的科技实力重塑传统产业格局,成为引领创新浪潮的重要力量。
活动现场,《2025年中国企业创新指数CEII领域深度研究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涵盖上市公司研发排行、高价值专利排行及科创企业融资排行等内容,从创新评价的维度系统解析了科技对产业变革的推动作用。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张赤东介绍,其团队构建的以研发投入为核心的评价指标体系显示,当前创新资源正呈现向头部企业集中的趋势,印证了科技创新“越集中越高效”的客观规律。基于大数据的评价工具不仅能够有效量化企业创新价值,也有助于优化全社会创新资源配置,为相关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据悉,本次论坛采用“主会场+5场论文工作坊+3场专题分论坛”形式,汇聚了来自政府部门、科研院所、重点高校、行业协会及科技企业的200余名代表,为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搭建了高质量交流平台。
(受访单位供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