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俞慧友
11月22日,以“智融三湘,创领未来”为主题的2025湖南人工智能大会在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大学举行。
本届大会由湖南省人工智能学会、湘江实验室和湖南省人工智能协会联合主办。大会开幕式上,湖南省人工智能学会名誉理事长蔡自兴回顾了中国人工智能学科的40年发展历程,并分享了其在构建人工智能学科体系与教材建设方面的最新成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湘江实验室主任、湖南省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陈晓红介绍,湖南正以算力、算法、算据、算网“四算一体”和“电力、算力、动力”组合拳加速构建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她建议未来聚焦创新攻坚筑牢技术高地、场景赋能拓宽产业空间、生态完善凝聚发展合力等三大方向,推动AI与湖南优势产业深度融合,力争将湖南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产业集聚地和应用示范地。
大会主题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天津市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天津大学教授胡清华,湖南省人工智能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徐凯,科大讯飞研究院副院长刘俊华分别围绕智能机器人、低空视觉感知、具身世界模型、通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方向发表演讲。
大会当日还举办了五场平行分论坛,聚焦“智能教育”“人工智能产业”“医学人工智能”“智能系统与优化”及“人工智能前沿”等主题展开深入交流探讨。其中,湖南省人工智能协会筹划主持的“人工智能产业”论坛,以“具身智能+大模型”为主题,聚焦技术落地赋能产业升级,通过专题分享与圆桌研讨,为湖南AI产业高质量发展明晰路径。

专题分享环节,六位行业领军者带来了多领域前沿实践成果和战略思考。长沙优龙机器人、湖南超能机器人分别分享了AI在大健康、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领域的落地应用;三一集团、湖南省智转数改中心聚焦工业制造与数字化转型实践,为企业智改提供样本;振兴国际智库、上海交大从宏观产业与学术视角,解读了AI催生新质生产力的核心价值。
圆桌研讨环节则主要围绕具身智能与大模型融合落地展开,嘉宾直指低能耗芯片短缺、数据标注标准缺失、模型落地适配性不足等痛点,提出构建行业共性技术平台、坚持需求导向、推行“企业出题、高校解题”的揭榜挂帅模式等解决方案。
大会还颁发了湖南省人工智能学会教育教学成果奖、科学技术奖、优秀学位论文奖,及第六届湖南省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揭榜挑战类”竞赛奖项,并同步举行了人才校园招聘活动。
(受访者供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