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赵峙尧多年来带领团队走遍北京各大湿地,利用AI技术将河湖鸟类智能监测识别精度提升至97%以上。如今,这套系统已部署在北京市15个监测站点,成功识别黑鹳、白鹤等珍稀物种的身影,为水域生态评估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草业花卉与景观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杜运鹏在18年的时间里,深入东北及青藏高原等地区收集中国野生百合种质资源,他将传统杂交育种与生物技术相结合,选育出300多个百合新品系,逐步实现百合种球繁育国产化。他们突破学科边界,以科技为笔、以创新为墨,在跨界融合中描绘着科技服务社会、造福民生的美好画卷。
《科技青年》视频栏目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出品,北京科普发展与研究中心策划制作。以“青年力量 科技之光”为主题,深入挖掘青年科技人才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领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奋斗故事,展现青年科技人才风采、营造鼓励创新文化氛围、树立优秀青年榜样,让公众看到科技创新背后的青春力量。
(视频来源: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