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秉纲:他是我国第一批博导,主编的教材仍在影响当代学子

2021-09-29 21:22:00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陆成宽 视频制作 李忠明 赵卫华 何沛苁 齐伟

正是本着对党的上述信仰和感情,近三十年来,虽几经风雨,遍历坎坷,我对党的信仰不动摇,始终激励自己勤奋学习,积极工作,希望有益于党和人民的事业。

——摘自童秉纲1978年12月《入党志愿书》


25岁时

他第一次站上讲台

从教数十年

为教育奉献了大半生

45岁

他开始科研之路

一路走了数十年

结下累累硕果

他就是我国著名力学家、教育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童秉纲

1958年

在教了五年理论力学之后

童秉纲主编了《理论力学》讲义

这本教科书1961年第一次出版以来

至今已出到第八版

成为极富生命力的经典教材

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学子

并多次获得优秀教材奖

同时入选高等教育出版社“百部精品教材”

1972年

45岁的童秉纲正式开启科研生涯

先后协助

航天五院、航天二院、航天一院等机构

解决了卫星回收舱、导弹动态稳定性导数的

计算方法问题

为我国侦察卫星、反导弹、洲际导弹等

战术、战略导弹的研制提供了理论支持

1984年5月27日,在尼亚加拉大瀑布下面的游船上

1984年至1985年

童秉纲获得了出国访问的机会

本打算只是出去“见识”一下的他

却意外地迎来了科研黄金期

在美国访问时

童秉纲从加州理工学院的吴耀祖教授处

了解到生物运动力学这一前沿学科分支

回国后便开始了该领域的研究

他与同事首次提出了

模拟鱼游三维流动效应的

“三维波动板理论”

这一理论被认为是当时该领域

最重要的进展之一

2011年3月24日在北大演讲

整个科研生涯中

他率先开拓了导弹动导数的计算方法

并发展了气动热力学理论和新方法

在航天工程应用中取得显著成绩

倡导和引领了我国非定常流和涡运动的研究

推动了空气动力学的发展

建立了飞行与游动的生物运动力学交叉学科

产生广泛持久的国际影响

2001年11月19日在新世纪力学研讨会-庆贺钱学森先生90华诞上做大会报告

倾心科研的同时

童秉纲也从未离开他挚爱的讲台

1981年

他成为我国第一批博士生导师

1986年

他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一直为学子们授课到70岁

在执教生涯中

他始终坚持

“要给学生一勺水,自己就要先有一缸水”

回顾自己的一生

他用十六个字进行了总结

逆境很长、服务很多

很晚创业、小有成就


1979年3月

童秉纲

加入中国共产党

责任编辑:陈可轩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