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正在破译“青藏密码”
来源: 科技日报、人民日报、新华社等
编辑: 李梦一
2022-08-05 15:25:05
8月4日,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第二次青藏科考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学术交流会在青海西宁举行。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将持续5年至10年,目前仍是进行时。作为世界屋脊、亚洲水塔,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在水源涵养、水文调节、固碳与气候调节、科学教育与文化服务等生态系统服务具有广域甚至全球性意义,为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7000多人登上青藏高原,破译“藏地密码”

2017年8月19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启动出发仪式在拉萨隆重举行。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由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牵头,将对青藏高原的水、生态、人类活动等环境问题进行考察研究,分析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提出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功能保护和第三极国家公园建设方案。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我国开展了首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前后历经了20余年,积累了大量科学资料,为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详情

青藏高原研究之所以如此受关注,不仅因为它特有的地质地貌和资源,还因为它对周边气候甚至全球环境、资源等带来的巨大影响。

有着“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地球第三极”之称的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战略资源储备基地,也是亚洲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同时,作为地球上最独特的地质—地理—资源—生态单元,青藏高原被科学界称作“天然实验室”。这里的冰层下封锁着千万年来气候环境变化的蛛丝马迹,湖底则记录着沧海桑田的变迁……>>详情

·科研队伍年轻化,女性占比超三成

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员包括了全国270余家单位的7000余名科研人员,科考队员中以青年骨干为主,40岁以下的科考队员有5000余人,占整个科考队伍的约70%。>>详情

其中,共有1900余位女科研人员参与,约占科考队员总数的32%;其中高级职称以上的女科研人员450余人,18人担任任务和专题负责人。>>详情

·任务聚焦前沿问题,关系民生福祉

第二次青藏科考聚焦冰川、积雪、冻土、湖泊和河流等关键过程的变化,探索多圈层相互作用的地球系统科学前沿问题,关系到整个泛“第三极”地区的民生福祉。

其中设立了“亚洲水塔”变化与影响、高原生长与演化、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人类活动与生存环境安全等10大任务,每个任务下还有众多专题。>>详情

事实上,新中国对青藏高原的科学研究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20世纪70年代初,在我们国家还很困难的时候,就启动了第一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2003年12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成立,专门从事青藏高原综合科学研究。

青藏高原综合科考,第一次主要是“摸家底”,第二次则要“看变化”。科研人员要努力取得重大科研突破,为青藏高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决策依据。>>详情

科考仍在进行中,成果满满

·首次发现了典型的埃迪卡拉生物群化石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在柴达木板块北缘的全吉山地区首次发现了典型的埃迪卡拉生物群化石,相关化石和冰川沉积表明,5.5亿年前的埃迪卡拉纪晚期,柴达木板块位于华北板块附近,且该时期这两个板块很可能处于中-高纬度地区,而非此前认为的低纬度地区。>>详情

全吉山剖面野外照片,其中全吉山生物群产于皱节山组紫红色砂岩底部。

·首次发现稀有矿床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青海省地质调查院的地质科研人员在青海省巴颜喀拉地区,发现印支期稀有金属锂、铍、钨等成矿相关的花岗岩-伟晶岩带。这是在青海巴颜喀拉地区首次发现此类型的矿床。>>详情

·发现7种国家珍稀野生动物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任务“高原动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专题围绕生物多样性研究取得阶段性进展,在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日月藏族乡境内发现7种国家珍稀野生动物,其中马麝和荒漠猫为首次在该区域发现。此次发现既补充了青藏高原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数据,又扩展了对高原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为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进一步探讨特殊生境中物种演化机制提供了重要信息。>>详情

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境内发现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马麝。青海省科技厅供图

·发现迄今为止中国最高树木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的郭柯团队近日在西藏察隅县考察时,发现了成片高大的云南黄果冷杉原始森林。经无人机吊绳多次测量,该原始森林林冠高度达70米。其中,最高的一株云南黄果冷杉高达83.2米、胸径207厘米,高度超过了此前曾报道的位于西藏的不丹松(76.8米)和位于台湾的秃杉(81-82米),刷新了中国最高树纪录。>>详情

云南黄果冷杉原始森林(居中者高度为83.2米)。中科院植物所供图

·首次系统查明青藏高原自然灾害本底

在7月15日召开的第二次青藏科考防灾减灾学术交流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崔鹏表示,通过科考项目支持我国首次系统查明青藏高原自然灾害本底,并建立了完善的青藏高原自然灾害数据库,此次科考的丰富成果正服务于高原地区重大工程和城镇建设的避灾规划设计和防灾减灾部署上。>>详情

·为史前动物“走出西藏”的假说提供了证据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邓涛介绍,在新生代,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深刻影响了高原和周缘的气候环境与生态系统,对生物的演化产生了强力驱动。古生态古地理古高度不断变化,其植被类型、动物类型,也从热带动植物演化为冰原环境的动植物,并“走出西藏”向全球扩散,成为一个起源中心。>>详情

准噶尔盆地1700万年前的动物群,正中为獬豸盘角鹿。郭肖聪复原

·表明了史前人类开发高原的两次浪潮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杨晓燕研究员说,科考中新发现的40多处人类活动遗存初步研究成果,表明过去5000年来,东西方农作物均存在跨高原的传播路线,高原经历了粟作—粟麦混作—麦作的种植制度变化,粟作和麦作在高原的传播形成了人类开发高原的两次浪潮。史前农业向高原的传播增强了人类适应极端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人类在高原的定居与高寒文明的形成。>>详情

·揭示了高原臭氧垂直交换机制

青藏高原臭氧从哪儿来?中国科学院院士朱彤指出,在第二次青藏科考期间,专家团队利用系列先进仪器开展了大气氧化性闭合实验,验证了青藏高原大气强氧化性的假设,阐明了强源弱汇是青藏高原大气强氧化性的原因。朱彤院士团队通过对冰川风下拽作用的验证,揭示了高原臭氧垂直交换机制。>>详情

相关领域方面的新研究成果还在不断刷新中……

多次专项和综合科考,我国在国际上已处于第一方阵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队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檀栋表示,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我国在青藏高原进行了多次专项和综合科考,中科院在青藏高原建立了多个观测台站,包括西藏的珠峰站、纳木错站、藏东南站、阿里站等等,持续开展相关科学研究。

青藏高原研究范围很广泛,包括地球物理、地质构造、生态、环境等等。我国科学家的研究,特别是近二三十年在国家对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的支持下,某些领域已经在国际上处于第一方阵,例如,包括冰川变化等气候变化领域,以及生态领域等。随着研究的推进,相信我们会在国际上展示更多新发现和新进展,将在相关科研领域拥有更多国际话语权。>>详情

相关阅读:第一次青藏科考,丈量地球第三极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将持续5年至10年,目前仍是进行时。而属于完成时的第一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对很多人来说,似乎有些遥远了。

我们需要把时光回溯到40多年前。

1973年,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考察队成立,拉开了对青藏高原进行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的序幕。那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全面地、系统地对青藏高原的科学考察。

正在进行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以揭示环境变化机理、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为科学目标;40多年前开始的第一次青藏高原科考,则是一次“科学大发现”,是中国第一次用系统的、科学的方式,丈量地球第三极。

1973年到1976年,青藏队主要的科考活动集中在西藏自治区。孙鸿烈把此次科考定义为“摸清家底、填补空白、定性描述”。四年时间,科考规模不断扩大,成果更是一年比一年丰富。到1976年,青藏队的科考成果可以用“井喷”来形容。

1976年秋冬之后,青藏队对西藏自治区120多万平方公里的野外考察告一段落,转入室内研究、总结阶段,为期3年。

1979年,“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丛书”第一批成果问世,共30部41册,计2331万字,皇皇巨著,洋洋大观,一部西藏大自然百科全书。这些成果,获得了中科院首届科学进步特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