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巨人肩膀上 加速链接新知识——对话SCI创建机构ISI新任总监乔纳森·亚当斯博士

2019-04-23 13:43:45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房琳琳

本报记者 房琳琳

SCI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具权威的科技文献检索工具,被认为是评价一个国家、一个科学研究机构、一所高等学校、一本期刊,乃至一个研究人员学术水平的重要数据源之一。

尤其是基础研究科研人员的学术成果,如果能发表在被SCI收录的高影响因子期刊上,则被认为“高大上”,其进行项目申请、组团带队、晋级戴帽、评审获奖的职业生涯,几乎皆源于此,SCI和影响因子可谓“牵一发动全身”。

现在,中国科技界扭转不科学评价导向的自我变革已经逐步展开,去年底发布的《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中,“唯论文”首当其冲。

日前,科睿唯安科学信息研究所(ISI)总监乔纳森·亚当斯博士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坦言:“我非常赞同中国的做法!为科研管理者提供、普及和指导应用更多直观、客观和易用的学术能力分析工具,是ISI支持全球开展全面的、负责任科研管理的重要使命。”

图为乔纳森·亚当斯博士在中国科学院介绍学术研究成果。供图:科睿唯安

链接新知,快速站到巨人肩膀上

上世纪60年代初,美国情报学家和科学计量学家尤金·加菲尔德在图书馆任职期间,萌生了帮助探索新知的科研人员快速“站在巨人肩膀上”、让新的科学知识有迹可循的想法。他开创性地用标引文章参考文献的方法,创建了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也就是SCI。

亚当斯1991年开始与ISI接触。“当时我是英国政府的科学政策顾问,负责政府基金资助,需要知道政府的钱投到哪些机构,以及投入产出情况怎样。科研人员给我的反馈是,在SCI应能找到答案。我直接飞到美国费城,与加菲尔德相谈甚欢,与SCI结缘。”

2018年,亚当斯受邀执掌并重振科睿唯安旗下学术研究事业部“研究院”属性的ISI。

此次来到中国,亚当斯广泛与中国科学院和知名院校及机构互动,交流如何多维度评价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科研评估,绝非“拿SCI就能搞定”

对科学活动的评价是多维、多指标的综合考察,绝非“拿SCI就能搞定”。

亚当斯认为,如果将某一指标视作人才招聘及任用,或资助机构/团队的标准,就局限了。

SCI发明初衷在于加速链接新知,当科研管理者发现,利用其大数据可做国家间、机构间和领域内个人能力对比时,它才变成科研评估的一部分。

然而,进行评估时,需要明确目的,而不是简单地套用SCI收录论文被引指数,亚当斯举例说,“我的一篇研究虾的论文被引用了24次,这什么也说明不了。你还需要了解论文背景,比如是哪一年、哪个领域、做的这样的研究。所以说,界定了文献范围后的基准值非常重要!”

ISI重建之后发布的第一份报告就是《全面画像,而非简单指标》,意在“提供更多可视化的、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解读每个度量指标下蕴含的丰富信息,以支持开展全面的、负责任的科研管理”。

亚当斯强调,这些都只是大数据库定量分析,一切评估都要与专家定性分析结合后,才能公平公正为国家制定政策和支持科研资金做出决策参考。

数据和指标,知识越爆炸越要“用好”

大数据时代,知识产品也同样在“爆炸”。

基于互联网的Web of Science平台,除了自然科学,还进行社会科学、人文艺术领域的学术发现和引文分析,每天为数百万学术人员提供可追溯到1900年的超过14亿条引文数据,成为期刊影响因子等指标分析的数据基础。

以自然科学文献SCI库为例,上世纪80年代,SCI数据库仅收录4000多种期刊,而今核心库就收录将近两万种期刊,但产生的文献分布并不均匀。

据亚当斯介绍,生命科学由于DNA、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的迅猛发展,很多科研成果和学术期刊涌现;而纳米、量子技术等40年前没有的最新学科发展,ISI也一直在监测并补充到数据库当中去。

新的ISI任务和角色是什么?

亚当斯认为,首先是怎么用好这些数据和相关指标;同时,要帮助各国科研管理人员、政策制定者和基金机构、政府机构,在其进行科研管理时,了解具体指标是如何被创立出来的,并充分理解其含义;“此外,ISI正积极与全球合作伙伴共同开展研究,力求创建和推广新的指标、新的应用和新的工具。”

关注中国,也支持中国智慧融入世界

“现在,ISI更关注区域间学术不平衡问题。如何在海量数据中分析不同国家之间的研究力量?这是ISI未来重点研究的方向。”亚当斯的视野更为宏观,他尤其提到,“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突飞猛进的发展改变了世界科学学术语境格局。”

以量子技术为例,中国有自己的特点。亚当斯举例,英国政府希望了解量子技术的发展概况,但英国科学家仅基于本国情况提出的报告,并未涵盖中国和美国的进展,而基于Web of Science的学术数据,给报告带来全球视野,为决策层提供了更客观的参考,进而促进英国在量子领域的战略布局。

就中国而言,“我们希望帮助中国把本土科学研究推向世界,提升在国际上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同时也帮助世界其他区域更了解中国的创新实力。”

(科技日报北京4月22日电)

责任编辑: 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