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叶青 通讯员 孙旭东 黄茵欣
9月20日,广州开发区科技馆正式启用。在当日举行的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全国科普日暨广州开发区科技馆开馆活动上,一系列科技、文化、潮流热点相结合的科普“沉浸式”体验,吸引大批市民打卡。本次活动由广州开发区科协、黄埔区科协联合19部门主办。
据了解,升级后的广州开发区科技馆立足黄埔少年科学院总院,优化展厅布局,开办创客教室,承接科普赛事;统筹全区优质科普资源,设立科技馆分馆,打造“1+2+N”没有围墙的科技馆体系。
“1是指广州开发区科技馆总馆,2是指气象科技专题馆、呼吸与健康专题馆,N是指持续挖掘、发动更多社会资源参与,推动建设具备丰富科普内容和有趣科普体验的科技馆分馆。”广州开发区科协、黄埔区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馆试运营期间,已迅速成为市民周末和节假日“遛娃”热门打卡点,累计超5万人次进馆。
除主会场活动外,今年全国科普日该区还在多所中小学设置分会场,另外还将开设两期黄埔科普讲坛,在全区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浓浓氛围。
40余家企业参与的科普夜市在活动中颇为吸睛,科普互动、知识问答、课程体验等打卡集章内容丰富。七巧板表演者用简单的七块板,巧妙地拼出一个个生动的图案,呈现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广州航海学院学生用旗语,直观航海科普里的冷知识,让冷知识“热起来”;“侦探少女”科普剧中,表演者通过案发现场分析,揭秘背后的科学原理,令人耳目一新。
“工业科普场景手绘地图”也是今年该区全国科普日活动的一大亮点。作为今年广州市科协“一区一品牌”项目,该区科协致力于打造“百家企业、千个场景、万名公众”的全域工业科普游,通过厂区参观、工业科普课程讲授、商场快闪科普等带给市民别样的科学体验。
这张手绘地图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卫星影像为背景,融入了区科协IP形象“醒宝”和“醒贝”,并通过超50个工业科普场景串珠成链,构建起独具区域特色的工业科普场景服务体系。
据了解,以“科普百千万 新质向未来”为主题的工业科普游还开通两条游学线路。随着更多科普场景的加入,未来广州开发区工业科普游还将逐步设计并落地更多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