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龙跃梅
记者9月29日从广东清远海事部门获悉,今年以来,该部门已安全护航近300艘次船舶开展LNG(液化天然气)加注作业,加注量近195万立方米。这相较于传统燃料油船,有效减少了约1400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其环保效益相当于种植了大约2800棵树木。
LNG作为清洁能源在航运业的应用日益广泛,未来船舶LNG加注业务也必将不断增多。面对新业态、新监管要求,清远海事部门深入开展船载危险货物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主动靠前服务,构建“三张清单”推进船舶LNG加注监管走深走实,为北江绿色航运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据介绍,在建立LNG加注监管学习“清单”方面,针对LNG加注监管业务所需的技能知识,清远海事局列出所需要掌握的理论清单,邀请相关领域工程师系统讲解LNG燃料加注流程、槽罐车撬装式加注作业原理、安全防护措施、加注注意事项、应急响应流程等理论知识。清远海事部门出台相关制度与标准,研究制定LNG燃料加注作业现场监管指南;邀请船级社验船师指导开展现场实操演练,对LNG动力船舶的储罐、安全阀、压力表等关键性安全设备进行逐一查验,提高LNG船舶加注监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和水平。
在建立监管权责界限“清单”方面,清远海事局与当地交通运输部门、作业码头方、供气方中海油公司召开了LNG动力船舶加注安全座谈会。各个部门对槽罐车装运资质以及码头作业安全监管、加注作业过程中的船舶安全监管、需履行安全管理职责、需保障LNG加注作业过程安全等相关职责进行划分,制定相关操作规程,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确保船舶加注作业顺利进行。
清远海事部门还建立现场监管“清单”。在解决靠泊安全隐患问题方面,为顺利推进LNG动力船舶顺利靠泊加注,清远海事局通过组织现场调研,邀请码头方召开靠泊评估会,并在评估会上提出专业意见,划设“移动安全区”和“安全作业警戒区”,不断创新服务举措和安全保障措施。
与此同时,清远海事部门加强加注现场监管,LNG动力船舶在清远辖区开展加注工作前,必须将作业信息向海事管理机构以及当地交通运输部门报备,加注公司在收到船方发的报备资料后,才能开始加注作业,确保每一次加注都能及时跟进。在加注期间,海事执法人员通过现场监管和CCTV远程核查加注情况,防止过往船舶驶入,为加注船的航行、停泊、作业提供多重保障。
(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