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探索破解“煤水矛盾”新路径

2025-03-28 19:25:32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刘园园

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水是生命之源,孕育了万物。然而在煤炭资源开采中,水害是主要灾害之一。实现煤炭资源安全开采与水资源保护,是推动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

记者从中国煤炭科工集团(以下简称中国煤科)获悉,该集团聚焦解决煤水矛盾,在煤矿设计、建设和生产的全过程,大力推动水资源保护技术,探索出一条保水、治水、节水的创新路径。

其中,中国煤科所属西安研究院提出“保-治-用-储”四位一体新理念,构建了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矿井水治理技术体系。面对西部矿区煤炭高强度开采与水资源流失的矛盾与困境,西安研究院通过构建地下水保护隐形屏障,并利用人工智能算法、物联网技术以及井地联合梯级净化工艺等,从源头减少水资源损耗,构建全生命周期矿井水数据链。

中国煤科所属北京中煤矿山工程有限公司充分发挥注浆专业优势,在中部引黄、滇中引水、南水北调等国家重大水利工程中,针对复杂地质条件带来的诸多难题,创新采用地面定向钻孔高压预注浆技术,对不良地质地层进行超前治理,为地下工程织就“防渗天网”,确保输水隧洞顺利穿越断层带,保障工程安全与水资源高效利用。

中国煤科所属中煤科工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提出“海绵矿区”治理理念,在平朔露天矿排土场构建了雨洪集蓄利用系统。通过“截-导-蓄-用-排”的思路,该公司将矿区排土场范围内可能引发雨洪灾害的集中降雨,转化为可支撑生态修复的宝贵水资源,有效避免了矿区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引起的雨洪灾害,并解决了矿区水资源短缺问题。

中国煤科所属常州研究院与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分公司合作,推出“煤矿采空区水文监测系统”,用智慧监测技术为煤矿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保驾护航。该系统以“监-警-控-护”为思路,把复杂难测的储水状况,转化为直观精准的实时数据,将传统被动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主动高效的动态监管模式,有力化解了煤矿采空区储水、积水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难题,为煤矿储水安全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责任编辑:孙莹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