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杨雪
4月15日,在小鹏全球热爱之夜上,小鹏汽车宣布,其推出的全球首款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截至目前共收获近4000台订单,计划于2026年实现量产交付。此外,小鹏汽车的飞行汽车制造工厂预计年产能达1万台,是全球首个流水线规模量产的飞行汽车工厂。
据介绍,小鹏汽车已建立起自动驾驶全栈自研体系,涵盖了云端大模型、车端大模型、面向大模型开发的AI芯片,以及面向大模型开发的底层架构四个领域。目前,小鹏汽车开始训练72B(720亿)参数量的基座模型,是中国自动驾驶上史无前例的参数规模,这样的大模型具备更高的全球适应性。
为匹配高阶AI智驾的算力需求,小鹏汽车全栈自研体系的核心技术成果——小鹏图灵AI芯片,专为大模型定制,自研神经网络处理大脑、单颗最高可跑30B(300亿)参数量的本地模型,算力是现有芯片的三倍,将于2025年第二季度在中国内地率先量产上车。
“基于全栈自研AI体系,小鹏汽车将持续加码以智驾为核心的AI技术研发投入,2025年底将实现L3级智驾能力量产落地。”何小鹏说。
作为全球首颗可同时应用在AI汽车、AI机器人、飞行汽车的芯片,图灵AI芯片不仅为智驾提供算力支持,更为小鹏汽车拓展空中出行场景提供技术支撑。面对未来10—20年有望达到汽车市场20%销售规模的低空飞行市场,小鹏汽车已率先完成飞行汽车布局,并实现飞行汽车的三电、复合材料、飞控导航、空中智驾四大核心技术全栈自研。
(小鹏汽车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