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金 科技日报记者 颉满斌
4月23日,甘肃省酒泉市2025年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暨技术人才金融需求对接会交出亮眼成绩单,20项重点科技合作项目集中签约,总金额达8.3亿元,同时正式成立“全国能源化工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这座西部城市在科技创新赛道实现新突破。
活动现场,由中国石油玉门油田公司、兰州理工大学和酒泉职业技术大学牵头组建的“全国能源化工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正式授牌。据了解,该共同体由中国石油玉门油田公司、兰州理工大学和酒泉职业技术大学牵头,联合63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行业组织和科研机构,覆盖从油气勘探到光伏制造的完整产业链,将进一步构建“央地互动、区域联动、政行企校协同”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机制。
酒泉市科技局副局长何成福表示,“此次成果对接会高度聚集了省内外友好城市创新资源,推动了人才、技术、成果和项目的有效对接。达到了搭建了科技界、产业界、金融界沟通对接的平台和桥梁,实现创新资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开放融通、协同发展的目标。”
此次签约大咖云集,清华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携“人工智能+智慧电网”项目落户;兰州化物所助力解决大型火电锅炉防结焦行业难题;建设银行、甘肃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也与企业达成金融支持意向,为科技成果转化注入“资金活水”。签约项目覆盖“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应用”创新全链条,实现“高校科研—企业转化—金融支持”闭环生态,突出新能源、现代农业、生物医药等区域特色产业,充分体现了酒泉市现代产业发展的多元化布局,展现出西部地区科技创新的强劲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