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树文 科技日报记者 王春
作为中国市场融入全球化发展的关键力量,跨国公司总部在国内外资源配置中起到重要的枢纽作用。近日,记者跟随上海市政府新闻办组织的“总部面对面”系列采访活动先后走访了科思创亚太创新中心、住友制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从中感受到跨国公司总部立足上海持续深耕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中国经济哪个行业在发展,我们都能从这个行业里找到我们的材料。”科思创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雷焕丽这样形容科思创发展与中国市场的密切关系。据介绍,20世纪90年代,科思创的前身拜耳材料科技作出战略决定,选择在上海建设其综合性生产基地。在随后的20余年里,伴随着中国及亚太地区经济的蓬勃发展,对高性能聚合物材料的市场需求持续攀升。截至2024年底,科思创在中国投资了超过40亿欧元,中国也已成为公司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
“中国的产业链正迈向高端,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创新转型发展,科思创的技术研发需要紧跟中国市场的需求。”雷焕丽表示。而随着中国企业“出海”脚步的不断扩大,科思创的产品足迹同样跟随着中国产业链的合作创新走向全球各地。“中国企业‘出海’不管走到哪里,科思创是非常合适的合作伙伴。”雷焕丽进一步解释说,中国企业无论“出海”到哪个国家,科思创不需要把产品运到这个国家,而只需将源自中国的技术产品配方给到兄弟单位,这就是和全球化企业合作的好处。
当前科思创正以循环经济为全球指导原则,大力发展绿色低碳材料。不过循环经济模式需要产业上下游以及政府的共同参与。科思创的秘诀是“快”,即与中国的产业上下游进行快速、高效的合作。“你的信息要快、动作要快、方案要快。”雷焕丽强调,这是科思创能够在中国而不是在其他地方将技术创新快速落地的原因。
在住友制药投资(中国)有限公司,住友制药中国董事长兼总裁纐缬义隆介绍,尽管面临市场环境变化,住友制药中国销售额在2024年实现了V字形恢复,超过20亿元,同比增长16%。据透露,近期,其母公司与丸红株式会社达成股权转让协议,住友制药中国将作为丸红集团一员,开启新篇章。住友制药中国将通过丸红集团全球网络,加速产品管线的导入,满足中国现在还未满足的医疗需求,为更多的患者带去创新价值。
近年来,中国以更开放的姿态欢迎进口创新药,在审批提速的同时,给外资企业带来更多市场机会。比如,住友制药在华研发的抗生素“信乐妥”(醋酸来法莫林)预计今年有望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