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刘园园
4月28日,由国家能源局组织行业相关机构和专家编制的《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氢能全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位。
“截至2024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累计建成产能超25万吨/年,我国占比超50%,已逐步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引领国家。”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徐继林在解读《报告》时表示。
《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氢气产能超5000万吨/年,同比增长约1.6%。化石能源制氢仍占氢气供应主导地位。煤制氢产能约2800万吨/年,产量约2070万吨,同比增长约6.7%,新增产量主要应用于煤制油气。天然气制氢产能约1080万吨/年,产量约760万吨,同比下降约4.4%。工业副产氢产能约1070万吨/年,产量约770万吨,同比增长约4.0%。电解水制氢产能约50万吨/年,产量约32万吨,同比增长约3.6%。
氢气的生产和消费主要分布在山东、内蒙古、陕西、宁夏、山西等传统重工业所在地区。合成甲醇、合成氨氢气消费量占细分氢气消费领域前两位,分别约995万吨和950万吨,占比27%和26%;炼化和煤化工氢气消费量分别约600万吨、405万吨,占全国氢气消费量16%和11%。其他氢气消费分布在交通、供热、冶金等多个不同领域。
截至2024年底,全国各地累计规划建设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项目超600个。已建成产能约12.5万吨/年,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地区,分别约占全国已建成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产能45%和44%。2024年新建成项目35个,新增产能约4.8万吨/年,同比增长约62%。
《报告》还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建成加氢站超540座,推广燃料电池汽车约2.4万辆,各领域试点示范取得积极进展。
徐继林表示,国家能源局将加大政策供给,在“十五五”能源相关规划中加强规划引领,推动氢能项目和产业科学布局,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