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罗云鹏 通讯员 吴初乙
7台混凝土泵车在2号机组核岛反应堆筏基旁列阵排开,600余名建设者穿梭在足球场大小的作业面……5月7日,中建电力承建的华能石岛湾核电厂扩建一期2号机组核岛反应堆第一罐混凝土浇筑(FCD)开工。
作为山东省重大建设项目,石岛湾核电整体规划建设4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其中,中建二局承建一期工程1号、2号机组核岛土建及BOP工程施工工程。
据悉,核岛筏基作为核电站的核心支撑结构,承担着反应堆系统及一回路设备的巨大荷载,对混凝土浇筑质量、工艺精度及结构稳定性要求极高。
项目团队通过全面复盘1号机组施工经验,优化施工流程,严控各环节质量,确保基础工程安全可靠。该项目总工李强介绍,“项目聚焦提升工效,围绕钢筋绑扎、钢衬里模块施工进行了优化。”
为提高钢筋绑扎效率,项目团队对筏基钢筋支架进行全面优化,通过BIM技术三维模拟筏基正交区与环形区的钢筋层位关系,预先规避钢筋支架与其他构件的空间冲突。
针对钢衬里模块施工,项目团队创新采用地上拼装钢平台体系,该平台大幅简化了基础处理工艺。
“在核电建设中,任何细微偏差都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影响。”李强表示,自项目建设以来,建设团队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核安全文化理念,构建起全过程、多维度的质控体系,以坚定决心落实两个“零容忍”,筑牢核电安全生命线。
据介绍,2号机组筏基混凝土浇筑面积大、厚度高、质量控制难度大,在浇筑过程中,为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项目对混凝土的各项关键参数实施全过程动态监控,采用高精度测温设备将入模温度波动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现在看到的智能调度系统是我们自主研发的‘超级大脑’。”李强指着数字模型进行介绍,“它可以精准匹配现场浇筑速度与振捣工序,确保3.7米厚筏基实现零缺陷施工。”
(吴初乙 摄)